1.1、隐睾:在正常人群中,隐睾的患病率约为500人中1人。有隐睾的患者,发生睾丸肿瘤的机会,通常比正常睾丸大20~40倍。其原因在于睾丸本身,并与局部温度、内分泌功能失调血运障碍、性腺发育不全等有关。
1.2、遗传:睾丸肿瘤与遗传的关系,近年来受到注意。有人统计在睾丸肿瘤患者中,其近亲中16%有家族史。
1.3、多乳症:多乳症与睾丸肿瘤临床上也有关系。Giedert曾报道127例睾丸肿瘤患者,其中8例是多乳症。相同地区正常男性299人,多乳症只8例,发生睾丸肿瘤的可能性相比正常人大4。5倍。
肿瘤细胞发生转移时,有10%左右病人表现为转移灶的症状。如腰背疼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
早期症状不明显,发现无痛性睾丸肿大,伴有阴囊沉重感或轻微坠胀不适。睾丸肿瘤发生内部出血、坏死,则可发生急性疼痛,甚者剧痛难忍,类似于急性睾丸炎或附睾丸炎症状。
体检时,可发现睾丸质地坚实如石块状,失去其固有弹性,表面可出现结节。托起睾丸有沉重感,为其重要特点。
睾丸肿大约有80%的患者在早期出现明显的睾丸肿大,不伴有疼痛,就是局部受压也不感到疼痛。但是,不要以为不痛就麻痹大意。睾丸坚硬摸上去象石块样质地坚硬,这与普通的皋丸炎时睾丸呈均匀性肿胀和质地并不坚硬有着明显的区别。皋丸有沉重感随着肿瘤的生长,重量会骤增,如用手托起睾丸,仿佛手里托着石块样。
体检应全面仔细。阴囊内容物检查应在环境安静、光线良好、温暖的诊室中进行。令患者面对医师站立,充分显露外生殖器,检查医师坐位,用双手拇指在前,其余四指在后,轻轻触摸两侧阴囊内容物。比较两侧睾丸大小、硬度,有无肿块或触痛。
先从正常侧开始,对睾丸大小、外形、质地有一基本概念,以便与病侧比较。
正常睾丸质地均匀,活动,可与附睾分界。若一侧睾丸增大或扪到肿块,质地比对侧硬,失去表面弹性,再用手托起时较对侧沉重,应高度怀疑睾丸癌。
一般来说,精原细胞瘤多限于睾丸白膜内,无痛,如橡皮样肿块;而胚胎癌可不规则。睾丸炎症时,睾丸虽明显肿大,但触痛明显,并往往影响到附睾。睾丸肿瘤,炎症伴有反应性鞘膜积液时,睾丸实质易被掩盖,应予注意,必要时可穿刺抽液或做超检查帮助诊断。
疑诊睾丸肿瘤患者做阴囊内容物检查时,也应同时注意附睾,精索(包括输精管)的大小或粗细,有无结节、压痛,有无曲张静脉及与阴囊皮肤有无粘连等。
部分睾丸肿瘤向附睾、精索及阴囊浸润。检查阴囊内容物时,检查者不戴手套可增加触诊敏感性。
疼痛。近90%的患者睾丸感觉消失,无痛感。所以一般认为肿瘤是无痛性阴囊肿块。值得注意的是在临床还可以见到急剧疼痛性睾丸肿瘤,但往往被认为是炎征,发生疼痛的原因是肿瘤内出血或中心坏死,或因睾丸肿瘤侵犯睾丸外的组织而发生疼痛。
转移症状。睾丸肿瘤以淋巴结转移为主,常见于髂内、髂总、腹主动脉旁及纵隔淋巴结,转移灶可以很大,腹部可以触及,患者诉说腰、背痛。睾丸绒毛癌患者,可出现乳房肥大,乳头乳晕色素沉着。
睾丸肿大。88%的患者,睾丸呈不同程度肿大,有时睾丸完全被肿瘤取代,质地坚硬,正常的弹性消失。早期表面光滑,晚期表面可呈结节状,可与阴囊粘连,甚至破溃,阴囊皮肤可呈暗红色,表面常有血管纡曲。若为隐睾发生肿瘤多于腹部、腹股沟等处扪及肿块,而同侧阴囊是空虚,部分睾丸肿瘤患者同时伴有鞘膜积液。有的尚属正常或稍大者,故很少自己发觉,往往在体检或治疗其它疾病时被发现,部分病人因睾丸肿大引起下坠感而就诊。
1、及早治疗睾丸异位和隐睾,预防和治疗睾丸及附睾炎症。
2、积极治疗非淋菌性或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防治腮腺炎,预防睾丸萎缩。
3、定期进行防癌体检,对15-30岁年轻男子应该每月自查睾丸,以便及早发现病变。
4、戒烟戒酒,少量或不食辛辣食物。
5、烟草中含有致癌物质砷等,并且吸烟可引起性激素的改变,因此早有科学家怀疑吸烟可能是睾丸癌的风险因素之一。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吸烟的确增加了患睾丸癌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