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糖尿病 >> 饮食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营养物质对糖尿病有何影响
2015-07-22阅读:10484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营养物质对糖尿病有何影响?饮食疗法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环节,一日三餐摄取的营养物质很多,这些营养物质对糖尿病有何影响呢?对指导糖尿病人降糖有什么作用?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一、饮食中的营养物质对糖尿病的影响:

1、碳水化合物对糖尿病的影响

糖尿病饮食控制的核心因素是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质量。中国营养学会提出在普通人每日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推荐量为应占成人每日摄入总能量的55%~65%,糖尿病患者的碳水化合物推荐摄入量比普通人群略低,约占饮食总热量的50%~60%。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可增加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糖耐量,降低血脂水平,有利于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生率。

营养物质对糖尿病有何影响

2、蛋白质对糖尿病的影响

食物蛋白质经糖异生途径生成的葡萄糖并不会影响血糖水平,且有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在糖尿病患者中开展的短期研究显示,蛋白质含量>20%总能量的饮食可降低食欲,增加饱腹感。当饮食蛋白含量增加到30%时,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使对瘦素的敏感性下降而导致持续的自主摄入能量减少,从而引起体重的显着下降。蛋白质的不同来源对血糖的影响不大,但是植物来源的蛋白质,尤其是大豆蛋白质对于血脂的控制较动物蛋白质更有优势。蛋白质的摄入应以维持机体正氮平衡的最低蛋白质需要量为标准,一般占总能量的11%~20%为宜。

3、脂肪对糖尿病的影响

糖尿病多并发血脂紊乱和心脑血管疾病,脂肪的过量摄入能降低糖耐量,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肥胖,增加血脂紊乱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控制脂肪的摄入总量是糖尿病营养治疗中的重要环节,膳食中脂肪供能以占总热量的20%~30%为宜。糖尿病患者的膳食中应注意控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并适当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如食用花生油、豆油等。胆固醇的大量摄入能显着增加糖尿病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一般建议控制膳食中胆固醇摄入每天不超过300mg。

4、维生素对糖尿病的影响

B族维生素与糖尿病关系最为密切的,它可改善神经症状,其次是C族维生素,可改善微循环。维生素D摄入量不足可能会引发2型糖尿病。因此在膳食中应注意维生素的补充。

5、纤维素对糖尿病的影响

纤维素摄入的适当增加可以改善血糖和血脂的代谢控制,从而降低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纤维素可以通过延长胃排空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并抑制胆固醇的吸收。糖尿病患者应保证每天摄入膳食纤维量20~35g,可食用芹菜、韭菜等蔬菜以及燕麦片等谷类等食物。

二、糖尿病人的营养治疗原则:

目前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提出糖尿病治疗的五个重点:医学营养治疗、运动疗法、血糖监测、药物治疗和糖尿病教育。其中的营养治疗是各种类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

1、合理控制热量是糖尿病饮食治疗的首要因素,一般情况下,应结合患者的一般资料、生活饮食习惯与病情等因素,以维持或略低于标准体重为宜。

营养物质对糖尿病有何影响

2、碳水化合物约占饮食总热量的50%~60%,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可增加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糖耐量,降低血脂水平,有利于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生率,但精制糖对血糖的影响较大,应严格控制其摄入量。

3、饮食中适量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一般占总能量的11%~20%为宜。

4、由于糖尿病多并发心脑血管疾病和血脂紊乱,应限制脂肪的供给量,膳食中脂肪应占总能量的20%~30%。

5、此外还要增加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确定了患者每日饮食的总热能和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组成后,将热能换算为食物重量制定相应食谱,结合患者的生活饮食习惯、病情和药物治疗的需要进行安排,可按每日三餐分配为1/5、2/5、2/5或1/3、1/3、1/3;也可按四餐分为1/7、2/7、2/7、2/7。

营养治疗的原则是严格限制糖尿病患者摄取的总热量,并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在膳食中的比例,适量补充微量元素、维生素和食物纤维等物质,以纠正代谢紊乱,减轻胰岛负荷,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并延缓其进展。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