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传统医药学对疾病的认识千百年来为了生存而和各种疾病作斗争的傣族人民,在实践中通过对各种不同疾病之复杂症状的分析、研究,逐渐总结出了其中的某些规律,形成了对各种疾病的认识。傣族传统医药学中的病名,大多以证状来命名。根据目前整理的结果,可归为20多个种类,疾病的名称有30多种。其..
阅读:12332时间:2013-11-29
孔雀之鄉——云南的西雙版納,被稱為天然動植物的王國。在這儿,世代居住著一個勤勞勇敢的民族——傣族。傣族人民在長期与疾病的斗爭中,逐漸積累了他們獨特的醫療經驗。傣族醫學認為,維持人体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是“四大生机”,即土、水、火、气。任何一個“..
阅读:9133时间:2013-11-29
◆ 佛教"四大"论人体"四大"为梵文caturmahabhuta的意译,即地、水、火、风,是构成"色法"(物质现象)的四种基本原素。佛教认为,世界万物和人之身体均由"四大"因缘凑合而成,因缘凑合则生,因缘分散即灭。人体诸病是因地、水、火、风四大不调引起,每一大各有一百零一病,共为四百四病。在唐以前,那..
阅读:9168时间:2013-11-29
牛撒撇是傣族一种风味很独特的食品,主要原料是牛肚(即牛胃,汉族叫牛百叶)。牛撒撇之所以特殊,在于它所用的独特的佐料——牛胃里已和胃液混合在一起,但还没被消化吸收的东西。听上去似乎难以置信,然而如果没有它,牛撒撇就不能成其为牛撒撇。制作牛撒撇的方法:在杀牛前一个多小时,..
阅读:12465时间:2013-11-29
◆佛教"四大"論人体"四大"為梵文caturmahabhuta的意譯,即地、水、火、風,是构成"色法"(物質現象)的四种基本原素。佛教認為,世界万物和人之身体均由"四大"因緣湊合而成,因緣湊合則生,因緣分散即滅。人体諸病是因地、水、火、風四大不調引起,每一大各有一百零一病,共為四百四病。在唐以前,..
阅读:9210时间:2013-11-29
傣药资源分布在我国云南西部和南部,集中在南部的西双版纳、德宏两个自治州及金沙江、红河沿岸的38个县(市),另有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越南、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现将我国境内的傣医药资源分布情况作一简要介绍。药物资源分布:傣族居住地区,大都属热带、亚热带地区,西双版纳正处于太平洋..
阅读:12276时间:2013-11-29
随着年代的推进,傣族还有一些解释人体结构的文献,如《玛弩萨罗》《嘎牙维腊底》等。《巴腊麻他坦》属实用经部分,全书共17册,4~5册详细分解叙述了体内“塔拎”(土-机体的20种组织器官);“塔喃”(水的12种成份);“塔菲”(4把火的生理机能);“塔拢&..
阅读:9203时间:2013-11-29
在近代史上,傣族聚居的边疆地区,疟疾、霍乱、伤寒、鼠疫等10多种烈性传染病流行,尤以疟疾为甚,广大傣族人民缺医少药,十分痛苦。目前医院、卫生防疫站、疟疾防治所以及妇幼保健机构迅速建立,乡有卫生院(所),许多村有医疗站,早已扑灭了鼠疫,控制了疟疾、霍乱、伤寒等传染病,人民的健康水..
阅读:9154时间:2013-11-29
"五蘊"為佛教概念,是梵文skandha的意譯,"蘊"有積聚之意。佛教認為世界可分為器世界和有情世界(人屬有情眾生)。器世界以地、水、火、風為基本質,有情世界由心、物兩大要素构成,分而言之,名為"五蘊"。一切物質現象為色蘊,受、想、行、識四蘊為心。色指實有之物質而言,有具体、抽象之別。任何..
阅读:9210时间:2013-11-29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带,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而有一部分地区则气候炎热,气温高,湿度大,所以许多热带传染病和流行病的发病率较高,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地理环境里,勤劳勇敢的傣族人民与其他边疆少数民族人民一道,在长期与各种疾病的斗争中,积..
阅读:9210时间:2013-11-29
我国的朝鲜民族医用药,究其来源,大体有两大部分组成,一是引用中药(汉族药),一是发掘乡药。引用中药:基于中朝医药交流两千多年的历史,逐步引用中药作为本民族防病治病的武器。如四象药物271种,全部引用了中药;《东医四象金匮秘方》收载了1297个方剂,《汉方医学指南》收载的1500多个方剂,《..
阅读:9175时间:2013-11-29
朝鲜医学把四象人按照四问的特点进行组合后,得出了这四类人的患病特征。(一)太阳人:◆ 健康及病态时特征:健康时面色白,肌肉瘦,大便润滑,小便量多且频;病态时面色黑,肥胖。◆ 心理状态:交择心不广,有攻击心、夸张心、自尊心,事业失败不灰心,过于放纵性情,果断,善于疏通,交际灵活。◆ ..
阅读:9210时间:2013-11-29
上述几个民族,在传统医药卫生保健和医疗卫生现状方面,都有较为明显的共性。首先,几个民族在族源上有密切的关系,均属我国古代北方“女真”、“契丹”等民族后裔。除满族外,没有本民族文字,因而在医药卫生保健经验的总结和整理方面都受到极大的限制,多以口耳相传、师徒相..
阅读:10267时间:2013-11-29
国朝鲜医药是在朝鲜族固有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中医药学的理论,结合本民族的防病治病经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1920年以前,历时50年的民族医队伍形成时期。这一时期延边仍处于开垦初期 ,我国的朝鲜族人口由1907年的8万猛增至30多万,医疗卫生主要以朝鲜..
阅读:9182时间:2013-11-29
·朱砂(满语:鹅瑞烟滚):满族民间常用朱砂末,放入切开的猪心孔内,缝合后蒸熟食,治疗惊扰和癔病;以朱砂末配蛤粉和匀后温酒调服,治疗吐血症。·雄黄(满语:阿梅混):满族民间常用雄黄研末,用醋调涂,以酒引服,治疗各种虫咬及疯狗咬伤;治疗疔毒肿痛,以针刺四边疔根及中心点,起..
阅读:9525时间:2013-11-29
·虎骨(满语:塔什哈):满族民间常用虎骨砸碎浸酒服,或酥炙研末服,治疗筋骨风寒湿痛。现已不再使用。·蛤蟆(学名蟾蜍,满语:蛙克山):满族常用捕捉的蛤蟆摘掉腹中五脏后,装入黑胡椒7粒,鲜姜1片,置于瓦罐内,以慢火烧炙,研成细末,治疗疔毒疮和臁疮腿,外敷。·蜈蚣(满语:..
阅读:9189时间:2013-11-29
朝医学对预防保健极为重视。《东医寿世保元》强调“救病千万,以两言决之,曰:莫如预防二字”。并从四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方法。①强调精神心理修养教育对疾病预防的重要性。《东医寿世保元》指出:“心之爱恶所欲,喜怒哀乐偏着者为病”。又说:“天下之受病都出于妒贤嫉能..
阅读:9196时间:2013-11-29
“药乃局限于人”,是朝医学所独有的药性观。朝医学注重人体对药物的选择性。一些药物对一些人的疾病有治疗和预防作用,而对另一些人不仅不起治疗作用,反而有严重的副作用。朝医学认为这是由于人的天禀脏局强弱、阴阳分布、气质特点、体质不同而产生的特殊现象。因此,提出了药物归象、..
阅读:9196时间:2013-11-29
先辨象,后辨证是朝医学在诊断上的独到之处。辨象为诊断的关键,如果辨象一错,则临证施治将一错到底。辨象应依“四象人辨象纲要”区别患者属于何象,其中太阳人,脑□之气势盛壮,而腰围之立势孤弱;容貌方圆;性质长于疏通,才干能于交遇、性情暴怒深哀,欲进而不欲退;龙之性。太阴人..
阅读:10295时间:2013-11-29
满族在进关前民间采集和使用的药物有很多,现分别介绍常用的植物药。人参:满族最早在长白山区发现大补元气的野山参(又名:棒棰,满语:奥汞达),能起死回生。土三七(又名旱三七,满语:贝兰拿旦):满族民间常用它卧鸡蛋煎汤,食鸡蛋喝汤内服,治疗跌打损伤。或用鲜茎叶捣烂外敷,活血化瘀,消肿止..
阅读:10253时间:2013-11-29
朝医药是以“天、人、性、命整体观”为理论指导,以“四维之四象”结构为主要形式,以辨象论治为主要内容的一门独特的医药学体系。朝鲜民族四象医学主要包括天、人、性、命整体观,阴阳论,四象人论,脏腑论,病因学,病理学和预防保健说等内容。一、天、人、性、命整体观天、..
阅读:9574时间:2013-11-29
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高山族人民还初步掌握了一些医疗保健知识及治疗方法,涉及内、外、妇、儿科等。但总的来说,高山族医药的发展,仍处于医药经验积累的阶段,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卫生保健知识,高山族有许多卫生保健知识,其中较有特点的是对居住地的选择与建筑的认识方面。台湾岛一年四季..
阅读:9210时间:2013-11-29
朝医药对预防保健极为重视。《东医寿世保元》强调“救病千万,以两言决之,曰:莫如预防二字”。并从四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方法。①强调精神心理修养教育对疾病预防的重要性。《东医寿世保元》指出:“心之爱恶所欲,喜怒哀乐偏着者为病”。又说:“天下之受病都出于妒贤嫉能..
阅读:12283时间:2013-11-29
朝鲜医学与许多传统医学一样,十分注重整体观念,但在具体辨病上,又有其独特之处。最为特异的就是它的“辨象论治”法,即按照某些特征,把人分为四象:太阳人、少阳人、太阴人、少阴人,通过四方面的询问,获得全面的信息。朝医四象人太阳人:脑颅起势壮盛,而腰围立势孤弱;容貌方圆;..
阅读:9252时间:2013-11-29
朝鲜医学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与中医用法不同的中药。这些药物与中药完全相同,而朝医在反复的用药过程中,却发现了大量与中药不同的作用现象,与传统中药用法不同,这种现象,就是同物意异用现象。所谓同物异用现象,不是否定中药的传统用药习惯,而是原功效的新补充。下面举几个例子可以直观..
阅读:12038时间:2013-11-29
朝鲜族医药简史我国朝医药是在朝鲜族固有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中医药学的理论,结合本民族的防病治病经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1920年以前,历时50年的民族医队伍形成时期。这一时期延边仍处于开垦初期,我国的朝鲜族人口由1907年的8万猛增至30多万,医疗卫..
阅读:12178时间:2013-11-29
朝鲜族医学特色诊疗朝医药的临床诊治包括:对临床病证的分类;在诊断上先辨象,后辨证,辨象重于辨证的方法;药物依四象加以分类,强调按象用药;并在此基础上组成四类方剂,以用于相应之象患者的各种病证。(一)病证分类:朝医药在临床上将病证分为外感诸病和内伤杂病两大类,分属于内、外、妇人..
阅读:10302时间:2013-11-29
蒙医蒙药历来是内蒙古卫生事业的特色和优势。世纪之交,内蒙古的民族医药面临怎样的选择?近日,记者就如何发展民族医药采访了内蒙古卫生厅厅长哈斯巴根。哈斯巴根介绍,蒙医药学是祖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已形成了独特完整的理论体系。临床证明,蒙药对许多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有着..
阅读:12143时间:2013-11-29
岩拉,男,傣族,76岁,勐海县曼扫村民间著名傣医,擅长治疗骨折,原“合作医疗”解体之后,他为了发展专科专病的治疗优势,将其弟、女婿、侄子联合起来开展骨伤专科治疗,自筹资金修复扩建了简易病房,设立床位15个,利用傣医药治疗骨伤科病人达数千人次,解决附近方圆百里各族群众骨伤..
阅读:9259时间:2013-11-29
康朗仑,又名岩仑,男,傣族。生于1904年,西双版纳景洪市人。行医50余年,为西双版纳州著名傣医。1949年前个体行医,1949年后先后在村卫生室、乡卫生院工作,1980年调西双版纳州民族医药研究所工作,1985年退休后一直在乡村行医。他行医多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医技高超,医德高尚。如今虽已高龄..
阅读:9210时间:2013-11-29
从公元初年到南诏彝族奴隶制建立之前,彝族历史经历了从勿阿纳(《西南彝志》)希孟遮世系第51世君长,到那意笃色(76世)的彝族奴隶社会前期。这一时期,彝汉医药相互进行了交流。彝医使用的一些有效药物也被汉医所用,并且收录进汉医的医书中,如名著《名医别录》就收载了不少彝族地区的药物。在..
阅读:9217时间:2013-11-27
彝族医药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这个时期的彝族先民吃住都在森林中,并且多数住在树上,故对植物有了最直观和最粗浅的认识。也许正是由于这一历史和自然发展的原因,彝族医药与植物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彝族先民们一方面处于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以及面对凶残的野兽伤害,一方面也处于自身疾病的折磨之中..
阅读:9231时间:2013-11-27
彝族医药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这个时期的彝族先民吃住都在森林中,并且多数住在树上,故对植物有了最直观和最粗浅的认识。也许正是由于这一历史和自然发展的原因,彝族医药与植物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彝族先民们一方面处于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以及面对凶残的野兽伤害,一方面也处于自身疾病的折磨之中..
阅读:9168时间:2013-11-29
彝医植物药多以鲜品入药,在某些聚居区(如凉山)无准确剂量,并且使用单味药较多,常见的用法有捣烂、揉烂、外敷、咀嚼、熬水内服和炖鸡肉服。彝族地区产名贵药材已有悠久历史,特别是凉山地区。如1942年《西昌县志·产业志》记载当时仅西昌附近的药材就有达年产数万斤记录。这些药材大量运..
阅读:9189时间:2013-11-29
彝族自有文字以来,就有着本民族医药理论的记载,甚至在非医药书籍中亦有论及。彝族古籍《宇宙人文论》中说:“天地产生之前,清气熏熏的,浊气沉沉的。清浊二气互相接触,一股气、一路风就兴起了。两者接触后,形成青幽幽、红彤彤的一片。清的上升为天,浊的下降为地。”又说,“当..
阅读:9182时间:2013-11-29
彝族医药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这个时期的彝族先民吃住都在森林中,并且多数住在树上,故对植物有了最直观和最粗浅的认识。也许正是由于这一历史和自然发展的原因,彝族医药与植物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时彝族先民们一方面处于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以及面对凶残的野兽伤害,一方面也处于自身疾病的折磨之..
阅读:12458时间:2013-11-29
彝族医药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当时彝族先民们一方面处于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以及面对凶残的野兽伤害,一方面也处于自身疾病的折磨之中,在与自然灾害及疾病的斗争实践中,慢慢地积累了保护身体健康和提高体质的经验,同时也发展了医药知识。和其他民族医药一样,药物是彝族医药发展的基础。彝医的药物..
阅读:9217时间:2013-11-29
彝医对于不同哮喘治疗有着各自的验方,这些验方在临床实践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 是风寒或风热之邪束肺所致哮喘:①用柴桂花15克,红糖30克,薄荷30克,黑竹叶30克,糯米30克,水煎服。②岩羊血1克,鳖血1克,马鹿心血1克,穿山甲血1克,姜黄10克,石菖蒲10克,紫菀15克,紫丹参20克..
阅读:9203时间:2013-11-29
彝族药物是彝族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是中国医学伟大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彝族药物数达千种,包括有动物药、矿物药、植物药,其中以植物药和动物药运用较为广泛。彝医植物药多以鲜品入药,在某些聚居区(如凉山)无准确剂量,并且使用单味药较多,常见的用法有捣烂、揉烂..
阅读:9168时间:2013-11-29
彝医在望诊、问诊、触诊的前提下,进行处方治疗。在治疗上主要有外治法和内治法。内治法主要靠口服,药物剂型有汤剂、丸剂、散剂、酊剂。外治法有外包、外敷、烧火、熏蒸、放血等。外治法主要用于外伤病和皮肤病,另外,某些内病也可用外治的方法来达到目的。现逐一介绍如下:1. 内服法:彝医服药有..
阅读:9553时间:2013-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