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救苦拔罪妙经⑴尔时,救苦天尊,遍满十方界⑵。常以威神力,救拔诸众生⑶。得离于迷途,众生不知觉,如盲见日……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救苦拔罪妙经⑴尔时,救苦天尊,遍满十方界⑵。常以威神力,救拔诸众生⑶。得离于迷途,众生不知觉,如盲见日月⑷。我本太无中,拔领..
阅读:9497时间:2016-03-04
小编导读:大启请①种种无名是苦根,苦根除尽善根存②。但凭慧剑威神力,跳出轮回五苦门③。道以无心度有情,一切方便是修真④。若皈圣智圆……大启请①种种无名是苦根,苦根除尽善根存②。但凭慧剑威神力,跳出轮回五苦门③。道以无心度有情,一切方便是修真④。若皈圣智圆通地,便是生天得道人⑤..
阅读:9434时间:2016-03-04
小编导读:斗姥宝诰⑴至心皈命礼⑵西天竺国,大智光中⑶。真空妙相法王师,无上玄元天母主⑷。金光烁处,日月潜辉⑸。宝杵旋时,鬼神失色⑹……斗姥宝诰⑴至心皈命礼⑵西天竺国,大智光中⑶。真空妙相法王师,无上玄元天母主⑷。金光烁处,日月潜辉⑸。宝杵旋时,鬼神失色⑹。显灵踪于尘世,卫圣驾..
阅读:9511时间:2016-03-04
小编导读:太上道君说解冤拔罪妙经尔时,太上道君,与诸圣众,在八骞林下,七宝台中。罗列威仪,敷陈道要,怡神默坐⑴。于玉京山,放七宝光……太上道君说解冤拔罪妙经尔时,太上道君,与诸圣众,在八骞林下,七宝台中。罗列威仪,敷陈道要,怡神默坐⑴。于玉京山,放七宝光明,照福堂地狱。见福堂..
阅读:9497时间:2016-03-04
小编导读:元始天尊说生天得道真经尔时⑴,元始天尊在大罗天上、玉京山中,为诸天仙众,说此生天得道真经⑵。告诸仙曰,吾今为汝,略启身心……元始天尊说生天得道真经尔时⑴,元始天尊在大罗天上、玉京山中,为诸天仙众,说此生天得道真经⑵。告诸仙曰,吾今为汝,略启身心,明宣道要。十方得道神..
阅读:9434时间:2016-03-04
小编导读:【题解】岁露,是指一年之内风雨的情况。本篇主要论讨了天文气象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所产生的影响,故篇名蔓"岁露论"。【原文……【题解】岁露,是指一年之内风雨的情况。本篇主要论讨了天文气象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所产生的影响,故篇名蔓"岁露论"。【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日经言夏日伤..
阅读:9546时间:2016-03-03
小编导读:道家向来以“老、庄”并称,但庄子之道与老子不同。老子想用“道”来救世,五……道家向来以 “老、庄”并称,但庄子之道与老子不同。老子想用“道”来救世,五千文中有许多地方都是为当世的侯王说教,《老子》第二十七章更明显的说:“圣..
阅读:9420时间:2016-03-03
小编导读:·[原文]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生而动,动皆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原文]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生而动,动皆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攝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备甲兵。兕..
阅读:9525时间:2016-03-03
小编导读:写在前面的话古楼观说经台有标明‘太上老君作’的一幅石刻楹联:玉炉烧炼延年药,正道行修益寿丹由十四……写在前面的话古楼观说经台有标明‘太上老君作’的一幅石刻楹联:玉炉烧炼延年药,正道行修益寿丹由十四个冷僻字组成的这么一幅俨若天书的联语,曾使多少游人..
阅读:9448时间:2016-03-03
小编导读:《太上老君说了心经》原文与译文原文:若夫修道,先观其心。心为神主,动静从心;心动无静,不动了真。心为祸本,心为道宗。不动……《太上老君说了心经》原文与译文原文:若夫修道,先观其心。心为神主,动静从心;心动无静,不动了真。心为祸本,心为道宗。不动不静,无想无存,无心无..
阅读:9497时间:2016-03-03
小编导读:原文注解老君曰:太上老君说:救灾解难,解救灾难,不如防之为易;不如预防它容易;疗疾治病,治疗疾病,不如备之为吉。比不上防……原文 注解老君曰: 太上老君说:救灾解难, 解救灾难,不如防之为易; 不如预防它容易;疗疾治病, 治疗疾病,不如备之为吉。 比不上防备的效果好。今人..
阅读:9931时间:2016-03-03
小编导读:【祝香咒】(祝香咒:加强心灵信仰,得到心灵辟邪能力。)祝香神咒:关键在于假借向上的烟云,传递凡间的讯息,将悃诚之意传达于……【祝香咒】(祝香咒:加强心灵信仰,得到心灵辟邪能力。)祝香神咒:关键在于假借向上的烟云,传递凡间的讯息,将悃诚之意传达于九天,焚香并非供奉,而是有..
阅读:9679时间:2016-03-03
小编导读:邱祖忏文⑴经功浩力不思意,回向十方诸圣众。愿见真心求忏悔,河沙罪障悉消除。⑵忏悔我等,自从曩(nǎng)劫⑶。乃至今生,……邱祖忏文⑴经功浩力不思意,回向十方诸圣众。愿见真心求忏悔,河沙罪障悉消除。⑵忏悔我等,自从曩(nǎng)劫⑶。乃至今生,假火风地水以成形,恋香味色声而触..
阅读:9406时间:2016-03-03
小编导读:南五祖宝诰⑴志心皈命礼明真正道,行化南天⑵。九皇降迹于天台,一脉浚通于刘祖⑶。采琼花之仙异,著悟真之丹书⑷。道付杏林,不……南五祖宝诰⑴志心皈命礼明真正道,行化南天⑵。九皇降迹于天台,一脉浚通于刘祖⑶。采琼花之仙异,著悟真之丹书⑷。道付杏林,不日还元之编集⑸。法通鸡..
阅读:9532时间:2016-03-03
小编导读:七真宝诰⑴志心皈命礼道先一炁,世显七真⑵。悟五行不到之言,得九转还丹之诀⑶。甘泉润物,变朽回春⑷。金骨仙姿,得四言而契道……七真宝诰⑴志心皈命礼道先一炁,世显七真⑵。悟五行不到之言,得九转还丹之诀⑶。甘泉润物,变朽回春⑷。金骨仙姿,得四言而契道⑸。卫州变化,坐十载以..
阅读:9497时间:2016-03-03
小编导读:知表吟偈①人心皆散乱,一念便纯真②。欲求无上道,大众转天尊③。转念④。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⑤。转念回坛跪诵⑥。[注释]①……知表吟偈①人心皆散乱,一念便纯真②。欲求无上道,大众转天尊③。转念④。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⑤。转念回坛跪诵⑥。[注释]①知表吟(yín)偈(ji&eac..
阅读:9448时间:2016-03-03
小编导读:中堂赞向来诵经,念念存诚。千真拱听,万圣通灵。应元合气,普化分形。九天有命,三界遵行。消灾忏罪,请福延生。功园行满,大道……中堂赞向来诵经,念念存诚。千真拱听,万圣通灵。应元合气,普化分形。九天有命,三界遵行。消灾忏罪,请福延生。功园行满,大道登盟。[注释]此段赞文,..
阅读:9903时间:2016-03-03
小编导读:小赞诵经功德,不可思议,诸天诸地转灵机,皇王寿天齐,大道慈悲,万化乐雍熙①。[注释]①雍熙:雍,和谐的意思。熙,光明。此……小赞诵经功德,不可思议,诸天诸地转灵机,皇王寿天齐,大道慈悲,万化乐雍熙①。[注释]①雍熙:雍,和谐的意思。熙,光明。此小赞是称赞诵经之功德。小赞..
阅读:9910时间:2016-03-03
小编导读:【题解】玉,《说文》日"石之美者"。因文中所阐发的内容非常重要,值得珍视而刻于玉版之上,故称为"玉版"。【原文】黄帝日余……【题解】玉,《说文》日"石之美者"。因文中所阐发的内容非常重要,值得珍视而刻于玉版之上,故称为"玉版"。【原文】黄帝日余以小针为细物也,夫子乃言上合之..
阅读:9546时间:2016-03-02
小编导读:【题解】因篇中主要阐述了卫气失常留滞胸腹的症状和治疗方法,故称"卫气失常"。【原文】黄帝日卫气之留于腹中,搐积不行,苑蕴……【题解】因篇中主要阐述了卫气失常留滞胸腹的症状和治疗方法,故称"卫气失常"。【原文】黄帝日卫气之留于腹中,搐积不行,苑蕴不得常所,使人支胁胃中满,..
阅读:9546时间:2016-03-02
小编导读:北五祖宝诰⑴至心皈命礼大道开先,玄元阐化⑵。教垂今古,谥号东华⑶。接汉室之将军,隐终南而仙契⑷。过化每超于劫运,示现长在……北五祖宝诰⑴至心皈命礼大道开先,玄元阐化⑵。教垂今古,谥号东华⑶。接汉室之将军,隐终南而仙契⑷。过化每超于劫运,示现长在于尘寰⑸。启唐朝之英贤..
阅读:9462时间:2016-03-02
小编导读:【题解】本篇主要论述了五味各有所走,五味偏嗜、太过所出现的病理变化,以及因此引起的各种病证,故篇名"五味"。【原文】黄帝……【题解】本篇主要论述了五味各有所走,五味偏嗜、太过所出现的病理变化,以及因此引起的各种病证,故篇名"五味"。【原文】黄帝问于少俞日五味入于口也,各..
阅读:9490时间:2016-03-02
小编导读:南极宝诰⑴至心皈命礼高上神霄府,凝神焕照宫⑵。会元始祖炁以分真,应妙道虚无而开化⑶。位乎九霄之上,统理诸天⑷。总乎十极之……南极宝诰⑴至心皈命礼高上神霄府,凝神焕照宫⑵。会元始祖炁以分真,应妙道虚无而开化⑶。位乎九霄之上,统理诸天⑷。总乎十极之中,宰制万化⑸。宣金符..
阅读:10463时间:2016-03-02
小编导读:【题解】五音,代表五音所属的各种类型的人。五昧,指饮食五味。本篇主要论述了以五音代表的二十五人应调治的部位和分区,以及五……【题解】五音,代表五音所属的各种类型的人。五昧,指饮食五味。本篇主要论述了以五音代表的二十五人应调治的部位和分区,以及五味调养五脏的方法,故篇..
阅读:9490时间:2016-03-02
小编导读:【题解】本篇运用阴阳五行学说的理论,按照人体的肤色、体形、禀性、态度和对自然界变化的适应能力等方面的特征,归纳总结出木、……【题解】本篇运用阴阳五行学说的理论,按照人体的肤色、体形、禀性、态度和对自然界变化的适应能力等方面的特征,归纳总结出木、火、土、金、水五种不同..
阅读:9532时间:2016-03-02
小编导读:【题解】忧恚,就是忧恨忿怒。无言,是指失音证。因为本篇主要论述了由情志内伤所导致的一时性失音证及其治疗,所以篇名为"忧患……【题解】忧恚,就是忧恨忿怒。无言,是指失音证。因为本篇主要论述了由情志内伤所导致的一时性失音证及其治疗,所以篇名为"忧患无言"。【原文】黄帝问于少..
阅读:9553时间:2016-03-02
小编导读:【题解】上,是逆而上行,膈,为饮食不下。主要论述了膈食证的病因、病理、证候表现和治疗方法,因文章以"气为上膈"名篇,所以……【题解】上,是逆而上行,膈,为饮食不下。主要论述了膈食证的病因、病理、证候表现和治疗方法,因文章以"气为上膈"名篇,所以名为"上膈"。【原文】董帝日..
阅读:9630时间:2016-03-02
小编导读:【题解】百病,泛指一切疾病。始生,指引起人体发生疾病的初始原因。因本篇主要论述了疾病的病因分类、外感病发生的机理及传变层……【题解】百病,泛指一切疾病。始生,指引起人体发生疾病的初始原因。因本篇主要论述了疾病的病因分类、外感病发生的机理及传变层次,所以篇名为"百病始生..
阅读:9441时间:2016-03-02
小编导读:【题解】邪客,是指邪气侵犯人体。本篇以邪气侵犯人体后所形成的失眠证为主,论述了相关内容,所以篇名为"邪客"。【原文】黄帝……【题解】邪客,是指邪气侵犯人体。本篇以邪气侵犯人体后所形成的失眠证为主,论述了相关内容,所以篇名为"邪客"。【原文】黄帝问于伯高日夫邪气之客人也,..
阅读:9497时间:2016-03-02
小编导读:【题解】寒热,指寒热毒气及由此形成的发冷发热的表现。本篇主要论述瘰疬的病因、病机和预后等。因瘰疬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寒热毒气……【题解】寒热,指寒热毒气及由此形成的发冷发热的表现。本篇主要论述瘰疬的病因、病机和预后等。因瘰疬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寒热毒气稽留于经脉之间造成的,..
阅读:9504时间:2016-03-02
小编导读:【题解】论疾,指判断疾病的部位和性质;诊尺,即诊察尺肤。本篇介绍了诊尺肤的方法及其在诊断上的重要意义,并论述了各种疾病的……【题解】论疾,指判断疾病的部位和性质;诊尺,即诊察尺肤。本篇介绍了诊尺肤的方法及其在诊断上的重要意义,并论述了各种疾病的成因、症状。故篇名为"论..
阅读:9553时间:2016-03-02
小编导读:【题解】官,任用的意思;能,指技能。因本篇在篇末指出,根据每一个人的特点,传授不同的知识与技术,给予不同的工作,才能使其……【题解】官,任用的意思;能,指技能。因本篇在篇末指出,根据每一个人的特点,传授不同的知识与技术,给予不同的工作,才能使其发挥特长,故篇名为"官能..
阅读:9518时间:2016-03-02
小编导读:【题解】天,指先天禀赋。因文中主要论述人体的素质有阴阳气血偏多偏少之分,而这种差异皆出于先天禀赋,所以篇名为"通天"。【……【题解】天,指先天禀赋。因文中主要论述人体的素质有阴阳气血偏多偏少之分,而这种差异皆出于先天禀赋,所以篇名为"通天"。【原文】黄帝问于少师日余尝闻..
阅读:9511时间:2016-03-02
小编导读:【题解】刺节,指刺法理论中的针刺五节,即振埃、发蒙、去爪、彻衣、解惑;真,指真气而言;邪,指邪气,也就是四时不正之气。本……【题解】刺节,指刺法理论中的针刺五节,即振埃、发蒙、去爪、彻衣、解惑;真,指真气而言;邪,指邪气,也就是四时不正之气。本篇讨论了刺节、真邪、解..
阅读:9546时间:2016-03-02
小编导读:【题解】卫气行,指卫气在人体内的运行。文中主要介绍了卫气在人体内的运行情况。故篇名为"卫气行"。【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日愿……【题解】卫气行,指卫气在人体内的运行。文中主要介绍了卫气在人体内的运行情况。故篇名为"卫气行"。【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日愿闻卫气之行,出入之合,何如?..
阅读:9539时间:2016-03-03
小编导读:【题解】九宫,指四方、四隅、中央九个方位;八风,指八方之风。本篇根据九宫的方位,讨论了八方气候变化的情况及对人体的影响,……【题解】九宫,指四方、四隅、中央九个方位;八风,指八方之风。本篇根据九宫的方位,讨论了八方气候变化的情况及对人体的影响,并提出回避风邪预防疾病..
阅读:9567时间:2016-03-03
小编导读:【题解】痈、疽,是外科疾病中的两类病证。文中专门论述了痈和疽的成因、表现、治疗及预后等,故篇名为"痈疽"。【原文】黄帝日……【题解】痈、疽,是外科疾病中的两类病证。文中专门论述了痈和疽的成因、表现、治疗及预后等,故篇名为"痈疽"。【原文】黄帝日余闻肠胃受谷,上焦出气,以..
阅读:9525时间:2016-03-03
小编导读:【题解】惑,迷乱眩晕的意思;大,形容其严重。文中主要论述了登高时发生精神迷惑、头目眩晕的道理,故篇名为"大惑论"。【原文……【题解】惑,迷乱眩晕的意思;大,形容其严重。文中主要论述了登高时发生精神迷惑、头目眩晕的道理,故篇名为"大惑论"。【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日余尝上于清..
阅读:9588时间:2016-03-03
小编导读:【题解】本,即根本。本脏,以脏腑为根本的意思。因文中论述精、神、血、气、魂、魄都藏于五脏,水谷津液则在六腑中传化,脏腑功……【题解】本,即根本。本脏,以脏腑为根本的意思。因文中论述精、神、血、气、魂、魄都藏于五脏,水谷津液则在六腑中传化,脏腑功能正常人体才正常,疾病..
阅读:9434时间:2016-03-01
小编导读: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1)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2);大道无情,运行日月(3);大道无名,长养万物⑷;吾不知其名,强……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1)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2);大道无情,运行日月(3);大道无名,长养万物⑷;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⑸。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
阅读:9567时间:2016-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