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食疗养生 >> 养胃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胃大,胃大原因
2018-05-04阅读:12157 学员编辑 收藏

文章目录

一、胃比肚子大怎么回事
二、养胃有哪些常见误区
三、哪些坏习惯容易伤胃

胃比肚子大怎么回事

1、胃比肚子大怎么回事

1.1、胃壁有收缩性

人体的胃是一个有很大弹性的器官,当我们吃下食物之后,食物就会被储存在胃中。因为胃壁有很好的收缩性,所以吃下东西之后胃的体积会变大,那么胃壁就会慢慢的变得越来越薄,所以东西吃的越多,胃的体积就会变得越大。

1.2、暴饮暴食会撑大胃

如果每天吃很多的东西,超过了人体所需要的能量,那么时间一长,自己的胃就会被撑大。因为吃得越多胃的体积就越大,如果长期让自己的胃呈现出扩张的状态的话,那么就会降低胃的自主收缩能力,那么在空腹的时候就会慢慢变得松弛,那么这时胃就会被撑大。

2、日常生活中怎么养胃

2.1、宜少宜精

每餐饮食量要少,七八分饱即可,忌暴饮暴食。食物的品种和烹饪要精细易消化,粗糙的、含粗纤维的食物不易消化,还可能刺激胃黏膜,引发胃痛、饱胀等。

胃比肚子大怎么回事

2.2、宜温宜洁

食物温度要温暖适宜,不吃不喝冷的、冰的饮食,尽管天气寒冷,但是也应该不吃过烫的食物。食材一定要清洗干净,烹饪食物时也应该注意清洁卫生。

2.3、宜鲜宜淡

食物一定要新鲜,不吃过期或放置过久的食物。烹饪食物要清淡,不吃油腻、重口味的食物,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3、吃什么食物能养胃

3.1、糯米

糯米富含B族维生素,能温暖脾胃,补益中气。对脾胃虚寒、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故古语有“糯米粥为温养胃气妙品”。糯米与山药熬粥,可强健脾胃;加莲子同熬,可温中止泻;食欲不振的,可将糯米与猪肚同煮而食。

3.2、白果

白果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含有粗蛋白、粗脂肪、还原糖、核蛋白、矿物质、粗纤维以及多种维生素成分。经常吃白果可以滋阴养颜,有效抗衰老,促进血液循环,让肤色焕发光彩。另外,用白果煮糖水还有健脾胃的作用。

胃比肚子大怎么回事

养胃有哪些常见误区

1、认为长期喝牛奶对胃有好处

胃病患者出现胃部酸胀不适的症状时,喝一杯热牛奶往往可立即缓解症状。这是因为牛奶可稀释胃酸,暂时在胃黏膜的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使人感到舒适。但经常喝牛奶就未必对胃病患者有利了。

临床实践证明,牛奶促进胃酸分泌的作用比它中和胃酸的作用更强。胃病患者若进行抗酸治疗,就不宜长期喝牛奶,否则会影响治疗的效果。

2、认为经常喝粥对胃有好处

很多人都认为粥容易消化,能减轻胃的负担。这种观点并不全面。粥与油炸食品、不发酵的饼、面条、煮的玉米、蒸的窝头等食物相比是很软烂的,对胃的刺激性较小。

因为粥中的水分较多,会稀释胃液,加速胃的膨胀,使胃的蠕动变得缓慢,从而不利于胃对食物的消化。再说,人唾液中的淀粉酶是一种能促进消化的重要物质。人们在进食的时候若不进行咀嚼,口腔内的唾液腺就不会大量地分泌唾液,因而也就不会有足够的淀粉酶出现。经常喝粥会抑制淀粉酶的分泌,这不利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

胃比肚子大怎么回事

哪些坏习惯容易伤胃

1、吃饭吃的太快

吃饭的时候最好的细嚼慢咽,这样不仅能够将食物咀嚼到最小化,还容易被胃分解。吃太快的话很容易伤到胃部,而且一些营养成分也更加不容易被吸收。

2、午餐后便立即午睡

午餐后不要立即睡觉,必须要休息半个小时之后才可以进行午休。中午吃完午餐后,此刻的胃还在对食物进行分解消化。

3、用餐没有规律

每天三餐都要按时吃,特别是早餐是一定要吃的,不吃的话很容易出现体力不济、颓废及脑力不集中。并且长期不吃早餐可是很容易造成胆结石。而且胃也会受到损伤。早餐要吃饱要吃好,最好以粗粮为主。

4、暴冷暴热混着吃

人们在摄入食物时,最好以温、软、淡、素、鲜为适宜。少食多餐,每餐最好迟到八分饱的状态。这样才能使胃中经常有食物和胃酸进行中和,从而防止侵蚀胃粘膜和胃溃疡等疾病。最好是拒绝暴冷暴热的食物混着吃,十分的伤胃。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