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编导读:民俗有“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说。无论是谁,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柴米油盐是少不了的,小民百姓日夜操劳的目标也主要就是为着柴米油盐吧。柴倒是起了变化,现在烧煤、烧煤气、烧天然气了。米或许也不一定必须了,西方人都吃面包,而且饮食的欧化在东方国家似乎成了一种时尚。油,因为心脑血管病越来越多,高脂肪饮食是罪魁祸首,所以人们对它开始敬畏起来。只是这盐是在我们这个很讲究饮食文化的民族中千年一贯地保留了下来,而且由于关乎民生大计,“民以食为天”,盐就是被包含在这个“食”中的。那么应该怎样吃盐才健康?
教你如何挑选食盐
教你如何挑选食盐
血压高、心脏不好的人——低钠盐 低钠盐含65%的氯化钠,同时含25%的氯化钾和10%的硫酸镁。人食用低钠盐后,每天摄取钠离子的量会降低。因此,低钠盐适合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人吃。 另外,对普通人来说,长期食用低钠盐并没有太大益处。因为低钠盐中钠含量低,口味较淡,人们在烹调时往往会加入更多的低钠盐才能获得和普通盐一样的口感。低钠盐进食量增加了,增加部分的钠加起来,与食用普通盐相差无几,也就失去了选择低钠盐的意义。 总吃素的人——核黄素盐 粮食中的维生素B2在加工过程中会部分流失;蔬菜由于残留农药,经反复水洗浸泡后,也会造成维生素B2的流失。当人体缺乏维生素B2,也就是缺乏核黄素时,会出现口腔溃疡。长期吃素的人也可能缺少维生素B2,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核黄素盐。
亚健康的人吃竹盐
亚健康的人——竹盐
亚健康的人,体内的酸碱度在一定程度上失衡,常会感到身体疲乏、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腰酸腿痛、腹泻、便秘等,到医院也检查不出什么毛病。这样的人可以适当吃些竹盐。
竹盐,是把天然海盐放入新鲜竹子里,经过多次高温烤制而成的。竹盐呈碱性,对于改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由于膳食搭配不合理造成的弱酸性体质能起到中和作用。不过,在竹盐烧制过程中,竹子的香味会渗到盐里,同时会有一部分氯变成氯气跑掉,这时候盐的钠离子可能相对偏高,高血压患者应慎用。
防心血管疾病得人——加硒盐
硒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硒几乎存在于所有免疫细胞中,补充足够的硒还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但硒补充过量可能会有不良反应。
选择加硒盐时要注意3点:1.在硒含量较低的地区比较适合选用加硒盐;2.不宜同时服用其他含硒的营养品;3.要限制加硒盐的食用量,以一天不超过6克为宜。
孕妇、儿童——加锌盐
锌对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一般靠均衡饮食补充锌就可以满足身体需要,但处于身体发育期的儿童、妊娠期的女性、素食者就可能缺锌。因此,这几类人群可以适当吃加锌盐。
骨质疏松患者——加钙盐
中老年人骨质疏松可以吃些加钙盐。同时还要多吃些含磷丰富的食物,如鸡蛋、豆类等,并多晒太阳以促进钙的吸收。
小孩多吃加锌盐
贫血的人——加铁盐
患缺铁性贫血的女性、儿童可以选择这类盐,调味的同时就可以补铁。
提醒:吃盐过多会伤身体,每人每天吃盐6克就足够了。多数营养盐的咸味较淡,食用时更要避免超量。
哪些人应该少碰盐?
通常人体组织中的水分含盐的浓度为0.9%,即100毫升水中含0.9克盐,这种浓度的盐水在医学上称为生理盐水,医院里给病人注射的多是此种盐水。但我们吃的菜,喝的汤却不是这个浓度,其中的含盐量要比人体组织中的含盐量多好多倍。这些食物吃进去盐被吸收后,最终通过排尿、出汗等排泄出去。
肾脏病人少吃盐
1、肾脏病人、肝硬化腹水病人、心力衰竭病人少吃盐
排尿要增加肾脏的负担,肾脏病、肾功能不好的人排尿少,多余的盐分排不出去,积蓄在人体组织之中,为了达成膜两边的平衡,便吸收水分来稀释这些盐分。结果人体组织中便积水,这便是肾脏病人水肿的根源,所以肾脏病人不能吃盐,这是许多人都知道的。其实同样肝硬化腹水的病人也不能多吃盐,不然腹水便很难消退。心力衰竭的病人也不能多吃盐,不然水肿也难消退,这些都不难理解。
2、高血压病人不能吃太咸
高血压的病人也不能吃得太咸。高血压的起病因素很多,有的至今尚未完全弄清,但与血管的紧张度,心脏的搏血量以及血液循环的总量有关是肯定的。血管紧张度高,心脏搏血量大,血液总量多都会使血压增高。所以在抗高血压药物应用之前,西方的医生是用放血疗法来治疗高血压危象的。高血压的病人吃得太咸,大量的盐分摄入,透过肠粘膜首先进入血压循环之中,血液中的盐分高了,必需要吸收水分来稀释它,所以人便会觉得口干,于是便大量地喝水,这些水分进入血液中,便使得血液的量扩张了起来。于是血压便会升高。并不是说高血压的病人不能喝水,因为如果血液中没有过量的盐,水分便不能在其中保留,很快经肾脏作为尿被排泄出去了,而血中盐分过高的情况则不同了,盐把水分保留在血液中增高了血压。所以高血压的病人不能吃得太咸,道理便在于此。

过量吃盐引发胃癌
我们吃的食物过咸,这个保护膜便会受到损伤。这不用做实验了,买个猪肚子回来,里面的粘液洗不干净怎么办?老太太们都知道,抓把盐一擦、水一冲便洗干净了。就这么简单,盐能破坏胃粘膜的保护膜,使胃粘膜暴露在酸甜苦辣之中,怎能不生病?甚至致癌因子也会长驱直入,胃癌在盐消耗量高的地区高发,大概便是这个道理。
吃多少恰到好处?
吃得过咸影响健康,已经毋庸置疑。盐又是人体所必需的食品之一,那么我们应该吃多少才符合健康的要求呢?营养学家的建议是每人每天摄入5克为宜,一个三口之家一天15克,一个月30天应该是450克。不过要注意酱油里有盐,咸菜里有盐,早晨还吃了一个咸鸭蛋,这里的盐也不能不算啊。所以若说一天5克盐,对一般群众而言,实在也难掌握,即是营养学家恐怕也不能把家里的厨房变成化学实验室来测定一天到底只能吃多少盐。不过中国营养学会做过调查,倒有参考价值。据调查我国北方居民每人每天大约摄入食盐15~18克,我国南方居民约为10~12克,这下好办了,看来北方同志们要把盐的摄入减少2/3,南方的同胞要减少1/2,虽然不很精确,但大致有了个数。
适量吃盐有好处
接下来的问题便是又回归到“淡而无味”的问题了,不过我想吃得咸和吃得淡是一个习惯问题。为了健康,习惯应该是可以改的。如粤菜相对而言比较淡些,如今粤菜已风行全国,北方同胞吃粤菜也很乐意的。足见淡未必就“无味”,还是可以在烹调上下点功夫的。
小编导读:人体有五大保健特区,分别在背部、脊柱、前胸、腹脐和耳部。每天做好这五个特区的保健时,能够促进新陈代谢、扶助正气,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效果。
特区一、腹脐

养生关键词:消除腹部脂肪,防治便秘。
腹脐部是养生专家很重视的保健“要塞”,中医称腹中央肚脐为“神阙”。对腹脐部按揉刺激、调理,可益肺固肾,安神宁心,舒肝利胆,通利三焦,防病健体。揉腹还对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脑血管疾病、肥胖症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保健方法
两手重叠,按于肚脐,适度用力,同时保持呼吸自然,顺时针方向绕脐揉腹。对于平日缺乏锻炼的人群,建议养成在闲暇时间或散步的时候双手掌交替拍打(频率为每秒钟一次)中下腹部20分钟,有促进腹部新陈代谢的作用。
特区二、耳部

养生关键词:预防耳部冻疮,帮助养肾。
中医讲肾开窍于耳,经常搓耳廓可以防治耳部冻疮,并能起到健肾壮腰、养身延年的作用。
保健方法:
1、提拉耳垂。双手食指放耳屏内侧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内向外提拉,手法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为限,每次3~5分钟。
2、手摩耳轮。双手握空拳,以拇、食二指沿耳轮上下往返推摩,直至耳轮充血发热。
3、提拉耳尖。用双手拇、食指夹捏耳廓尖端,向上提揪、揉、捏、摩擦15~20次,使局部发热发红。此法有镇静、止痛、清脑明目、退热等功效。
特区三、前胸

养生关键词:增强心肺功能。
一个人免疫功能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胸腺素浓度的高低,对胸腺予以调理刺激,可以抗病防癌、强身延年。
保健方法
用右手按在右乳上方,手指斜向下,适度用力推擦至左下腹,来回擦摸50次;换左手用同样方法摩擦50次。然后,再用手掌跟对着胸部中间上下来回摩擦50次;还可用两手掌交替拍打前胸后背,每次拍100余下,早晚各做一次。
擦拍胸部能使“休眠”的胸腺细胞处于活跃状态,增强心肺功能。
特区四、背部

养生关键词:提高免疫力,防感冒。
经常对背部经络和肌肉进行刮痧、搓擦、捶按、拍打,可以疏通经络,安心安神,帮助预防感冒,另外,搓擦背部对中老年慢性病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保健方法
在每天早晚擦(搓)背、拍背或用保健锤敲背部(包括背部和颈部);或采取背部按摩理疗如背部刮痧、捏脊、拔火罐等。
特区五、脊柱

养生关键词:促进消化,预防脊柱常见病。现在约有70%的人因平时缺乏对脊柱特区的正确保健而使之产生了病变。脊柱特区有四个生理弯曲,最易发生病变的有颈部(颈椎病)和腰部弯曲(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
保健方法
儿童厌食、偏食可以沿脊柱两侧夹脊穴按摩。每天晚上对脊柱进行按摩理疗、刮痧、走火罐、轻轻拍打。
在脊柱特区进行针刺、中医蜂疗及艾灸,对脊柱各段脊髓分出的神经疼痛及强直性脊柱炎有治疗效果。
小编导读:在德国和日本,脊椎保健操如同广播体操一样被列为学生课间操,很多大公司还将脊椎保健操作为集体晨练的运动项目,由此可见脊椎保健操的重要性。下面就为大家推荐几套超有效的脊椎保健操,让你拥有健康的身体。
第一套(预防和治疗颈椎病操)
颈部侧屈法
每天起床后或晚上临睡前,站在地上两脚分开,与肩等宽,双手叉腰,做以下动作:深呼吸,吸气时颈部尽量前屈;呼气时使颈部后仰伸至最大限度,反复7~8次。
颈部侧屈法
在深呼吸下进行,吸气时头部尽量向左偏歪,呼气时头部还原位;再吸气时头向右偏歪,呼气时头部还原位,反复7~8次。
颈部伸展法
深吸气时使头颈部尽量伸向左前方,呼气时使头颈部还原位;再深吸气时使头颈部尽量伸向右前方,呼气时使头颈部还原位,反复7~8次。
颈部旋转法
先深呼吸,吸气时使头颈部尽量向左侧旋转,然后同样的方法向右侧旋转,反复2~3次;做完后使头颈部来1次大回旋转,先向左侧回旋转1次,再向右侧回旋转1次。 温馨提示:锻炼时要求活动范围由小到大,速度由慢到快,次数由少到多,动作要力求准确,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第二套(改善颈部血液循环操)
姿势: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全身放松,两眼平视,均匀呼吸,站、坐均可。
第三套
(1)坐在脚后跟上,上身挺直,双手扶膝,全身放松。吸气,举起双手,呼气,缓慢向前俯身,额头和前臂碰地。重复3~5次。
(2)坐在地板上,双脚伸直,侧躺,右手支撑,身体重心在右手右脚上。精神集中,吸气,抬起左脚,碰到左手大拇指,保持这个姿势,屏气,直到感到困难。呼气,缓慢放下左脚。换方向再做。重复3~5次,逐步延长保持姿势的时间。
(3)坐在地扳上,双脚合拢,上身挺直。吸气,缓慢后仰,向右转动身体,弯曲左胳膊,手掌和头部碰地,从脖子到骨盆的脊柱充分转动。呼气,恢复坐姿。换方向再做,重复3~5次。
(4)坐在地板上,上身和双脚绷直。吸气,上身后仰,双脚离地40厘米,双手前伸,保持骑马的姿势,做到身体平衡。重复3~5次。
(5)俯卧,前臂互抱,头前垂。吸气,抬头,抬起上身,脊柱持平,膝盖以下双脚贴地。身体重心靠前臂和小腿支撑。保持这个姿势,直到感到困难。呼气,恢复卧姿。重复3~5次。
(6)下跪,上身挺直。吸气,缓慢前倾,双手撑地,背驼。右脚膝盖弯曲,头耷拉,鼻尖碰到右膝盖。恢复,呼气,向前抬头;目光集中向上,右脚后伸。换方向做3~5次。
(7)仰卧,双脚略叉开,弯曲膝盖,双手扶脚脖,尽量靠近身体。吸气,抬起身体,头、肩、手和脚掌碰地。呼气,放松,逐渐放下身体碰地。重复3~5次。
(8)仰卧,吸气,缓慢抬起双腿,双手扶住身体,使身体跟地面成60度角,重力在胳膊肘、双肩和头部。保持该姿势10秒。呼气,还原,放松。重复3~5次。
第四套
仰卧挺胸取仰卧位,双手重叠托后颈部,双下肢伸直,保持自然舒适。以头、臀部做支点将背部抬起离床,吸气,再用力将背放回床上,呼气。动作要自然,可酌情做10~100下。每做10下可稍休息,再继续练习,此法能提高脊柱稳定性。
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