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导读:耳鸣是指人们在没有任何外界刺激条件下所产生的异常声音感觉,常常是耳聋的先兆,因听觉机能紊乱而引起。由耳部病变引起的常与耳聋或眩晕同时存在。由其他因素引起的,则可不伴有耳聋或眩晕。
病因
1、病理方面
一部分人的耳鸣是由于耳部疾病或人体其他部位疾病引起的。人体内部的各种噪音,在常态下人耳不易觉察到,这是因为外部音场的声波对内部声波起掩盖作用,同时人耳的耳膜、耳骨、韧带有使内部声波向外耳道散逸的功能。当耳部疾病,如外耳道阻塞、内耳压力增高等,患者容易出现耳鸣。此外,心肺病、高血压、药物过敏等原因,会使内部噪音增大,超过常规值,导致耳鸣。

2、心理方面
注意力从外部世界收回,而集中在本体感觉,有时也会削弱听觉的适应性导致耳鸣,由于注意力的集中,会强化耳鸣现象,强化耳鸣的感觉。
3、耳反射方面
一部分人的耳鸣是由于耳发射现象。耳是接受声音的器官,但近代医学发现耳还能发射声波。
临床表现
鼓膜张肌、镫骨肌、腭帆张肌及咽鼓管咽肌的异常运动和挛缩,产生一种特殊的声音传至耳内,病人一耳或两耳听到“巴嗒”、“卡嗒”、“咯嗒”戴弹指样等类似声响或者因为颈内动脉和颈内静脉解剖变异、颈动脉瘤、颈静脉球体瘤、动脉静脉瘘以及耳部周围巨大血管瘤等病变,产生血液流动时的搏动性耳鸣。
治疗
患者忍受耳鸣的能力各异。治疗应针对根本的疾病,因为根本疾病的缓解可改善耳鸣。伴发的耳聋排除,常能导致耳鸣缓解。尽管对耳鸣无特效的药物及手术疗法,不少患者发现耳鸣可在音乐环境下掩蔽,甚至在收音机音乐的陪伴下入眠。一些患者得益于使用耳鸣掩蔽器,它是一种类似助听器装置,但能发放比耳鸣更舒适的声音。对内耳的电刺激,如使用耳蜗植入,常能减轻耳鸣,但只适用于深度耳聋者。
病因治疗
对于耳鸣患者,要查明究竟属于哪种原因引起,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处理。
(1)过度疲劳及睡眠不足者应注意休息、保证足够睡眠;情绪紧张焦虑者要使思想放松,必要时可服用一些镇静药,如安定、非那根。六味地黄丸等中药制剂对耳鸣也有一定的作用。
(2)耳部疾病引起的耳鸣要积极治疗耳部原发疾病。
(3)有全身病者要同时进行治疗,如高血压病人要降低血压,糖尿病人要控制血糖,贫血病人要纠正贫血,营养不良或偏食者要注意补充营养成分等。
(4)药物导致的耳聋如果是因为用了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或“卡那霉素”等而出现耳鸣,则应及时停药和采取有力的医疗措施,以期消除耳鸣,恢复听力。
预防
1、降低或控制噪声源,即将其控制在国家允许范围(85dB)之内。

2、阻隔噪声的传播,用吸声材料,隔声墙降低噪声强度。
3、预防性治疗,服用维生素B、C以及铁、锌等微量元素,有一定预防作用。预防耳毒性药物中毒:
4、严格掌握用药适应症,杜绝滥用,绝不多用。
5、避免联合应用2种以上耳毒性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