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食疗养生 >> 禁忌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牛奶,海参牛奶,海参
2018-01-16阅读:9938 学员编辑 收藏

文章目录

一、海参牛奶能一起吃吗
二、海参的功效与作用
三、吃海参要注意什么

海参牛奶能一起吃吗

1、海参牛奶能一起吃吗

不能。

越是高蛋白越是高负担,也可以讲越是高营养越是高负担.

太高的蛋白质对肝肾的负担很重,所以最好不要把这类高蛋白的东西吃太多,在好的东西都要知道适量,不然的话会对肝肾造成损伤.

这个也是为什么肝肾功能不好的人不能只高蛋白的原因,这个世界很公平的,利弊往往都是双方面的。

2、海参不能同什么食物一起吃

2.1、甘草酸

甘草酸是甘草中最主要的活性成分,也是很好的食品添加剂和香料基料,比如酱油、豆酱等调料都含有甘草酸。在煮海鲜时,放这些调料可以起到很好的调味效果,但是海参就另当别论了。

2.2、食用醋

中医认为,海参可以补肾、养血,营养和食疗价值都非常高。但是在做海参的时候如果放了醋,在营养上就会大打折扣。两者同食会出现与甘草酸同食的效果,因为酸性食物都会让胶原蛋白凝聚与紧缩,从而不利于营养的吸收。

海参牛奶能一起吃吗

2.3、青果

青果,又称“橄榄”,因果实尚呈青绿色时即可供鲜食而得名。性平,味甘、涩、酸。清热,利咽,生津,解毒。用于咽喉肿痛、咳嗽、烦渴、鱼蟹中毒等。

别看青果这么好处,但是却不能和海参一起食用。因为海参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等营养成分,二者同食就会导致蛋白质凝固,难以消化吸收,还会出现腹疼、恶心、呕吐等症状。

3、海参的食用方法

泡参法:将海参置于冷水中,浸泡30小时左右(一海参泡软为止),然后将参剖开,刮掉参内白筋和白皮,洗净后添水上锅加盖煮沸,开锅后用文火煮30分钟左右(视质量掌握时间),待水凉后,换凉水泡三天,每天换一次凉水,春夏秋季一定置于冰箱保鲜层内,保持较低水温,水以不结冰最好,三天后捞出单独冷冻,以后可以随吃随取。

泡发海参时,切莫沾污染油脂、碱、盐,否则会妨碍海参吸水膨胀。

海参的功效与作用

1、提高免疫力

海参中含有其他动物性食品所没有的赖氨酸。赖氨酸被荣称为人体的“生长素”和“脑灵素”,能促进人体发育,增强免疫功能,并有提高中枢神经组织功能的作用,故有恢复大脑疲劳、增强记忆力、预防老年性痴呆等功效。

海参牛奶能一起吃吗

2、美容养颜

由于海参的蛋白质含量极其高,其中胶原蛋白也十分丰富,可与阿胶、鹿角胶相媲美,不仅能补血,还能延缓机体衰老,让肌肤润滑,消除皱纹和面部色斑,有美容养颜的功效。

3、防治血管疾病

海参中不含胆固醇,但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无机盐,有助于调节人体脂质代谢,使机体脂肪含量明显下降;可降低血机体胆固醇含量,能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4、促进胎儿发育

海参中还有DHA,孕妇食用海参有助于胎儿大脑发育,所以备孕期的女性和已经怀孕的女性适量多吃海参,可以为孕期和哺乳期储备足够多的优质蛋白,众多活性物质和微量元素可以充分保证胎儿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

海参牛奶能一起吃吗

吃海参要注意什么

1、每天食用别超一只

对于体质虚弱的人来说,每天一只海参是比较好的食补法。对于健康人群来说,特别是气候较为干燥的地区,过食海参应考虑到“上火”的问题。因此,每天食用海参最好不要超过一只。

2、春季应少食海参

需要提醒的是,春天是容易上火的季节,尤其是北方春季多干燥。食补时尤其要注意,勿过多食用易使人上火食物,海参也包括在内。因此,春季吃海参应再减量。

3、肾功差者应少食

海参为高蛋白食品,分解产物氨基酸多由肾脏排泄。所以,肾功能差者一次不可多吃。

4、不宜与含鞣酸水果同食

海参不宜与葡萄、柿子、石榴、山楂等同食,以防其中的鞣酸导致蛋白凝固,影响消化吸收,引起腹部不适。

5、烹调方法切忌深加工

从营养角度来说,水煮、清炖、凉拌的烹饪方式最能保证海参中所含有的营养不易流失,而且味道鲜美,也容易操作,这种做法最有利于海参自身营养的释放。红烧等烹饪方法则不太适合。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