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母婴养生 >> 分娩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预防羊水栓塞,羊水栓塞原因
2017-03-01阅读:10953 学员编辑 收藏
一、如何预防羊水栓塞
1. 预防羊水栓塞选择一家可信的医院做检查
2. 预防羊水栓塞及时选择剖腹产
3. 预防羊水栓塞孕妇要远离放射线
二、羊水栓塞的原因有哪些
1. 子宫收缩过强造成羊水栓塞
2. 血窦开放会发生羊水栓塞
三、羊水栓塞怎么办
1. 羊水栓塞要防治多器官损伤
2. 及时的产科处理极为重要

如何预防羊水栓塞

1、预防羊水栓塞选择一家可信的医院做检查

怀孕原本就是一个高风险的甜蜜负担,在过去麻醉技术及手术技巧不发达的年代里,孕妇因为怀孕所引起的并发症而死亡的比例相当高,而新生儿就更不在话下,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国际卫生组织会以怀孕妇女死亡率及新生儿活产率,作为一个国家的医疗水平指标。

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进展,对于周产期母亲及婴儿的照护有极大的进步,产科相关的严重并发症也极为罕见。所以,准爸妈们不要太过忧虑或惊慌,怀孕时选择一个可以信任的妇产科医生及设备完善的产检医院,以快快乐乐的心态迎接一个新生命的到来即可。

2、预防羊水栓塞及时选择剖腹产

如果在第一产程发生羊水栓塞,由于胎宝宝不能立即娩出,虽然病情经抢救后有好转,但因病因未去除,仍有恶化的可能。必要时配合医生做剖宫产手术、尽快结束分娩,避免子宫破裂的危情发生。

3、预防羊水栓塞孕妇要远离放射线

怀孕时应避免做放射性检查,目前并没有正确的统计,照了多少张X光片会致畸胎,但可以想见的是,照的次数愈多影响愈大。尤其是比较高剂量的辐射,例如核医检查、电脑断层扫描,在已知怀孕后都应避免。但如果因为未知怀孕而照了一张X光片,则与前述服用感冒药一样,不须因此而将胎儿流掉,需待日后的产检来观察。

孕妇若已知怀孕应尽量避免药物与放射线的伤害,但若因为未知怀孕而已经有了接触,也不要不断自责,应做好日后的产检,确定是否对胎儿有伤害,在怀孕24周前决定流掉或留住胎儿。

如何预防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的原因有哪些

1、子宫收缩过强造成羊水栓塞

若羊膜腔压力显着高于静脉压,羊水就有可能被挤入已破损的小静脉血管内而引起羊水栓塞。正常分娩时羊膜腔内压可高于第二产程,达到高峰很少引起羊水栓塞。但是,不恰当使用宫缩剂(如催产素和米索前列醇)则有可能导致过强宫缩,增加羊水栓塞机会。因此,宫缩剂的使用必须小心谨慎,严格掌握适应症。必须要用时(如宫缩乏力)小剂量即可增强宫缩,避免剂量过大,防止引发强直性宫缩而增加羊水栓塞的发生几率。

如何预防羊水栓塞

2、血窦开放会发生羊水栓塞

分娩过程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宫颈裂伤可使羊水通过损伤的血管进入母体血循环。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边缘血窦破裂时羊水也可通过破损血管或胎盘后血窦进入母体血循环。剖腹产或钳刮术时,羊水也可从胎盘附着处血窦进入母体血循环,发生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怎么办

1、羊水栓塞要防治多器官损伤

羊水栓塞时受累器官除肺与心脏外,其次便是坚肾脏。为防止肾功能衰竭,在抗休克时必须注意肾的血灌注量,血容量未补充前不用或慎用缩血管药物,当血容量补足后,血压回升而每小时尿量仍少于17ml时,应给予利尿药物治疗。无效者常提示急性肾功能衰竭,应尽早采用血液透析等急救措施。

如何预防羊水栓塞

2、及时的产科处理极为重要

羊水栓塞发生于胎儿娩出前,应积极改善呼吸循环功能、防止DIC、抢救休克等。如子宫颈口未开或未开全者,应行剖宫产术,以解除病因,防止病情恶化;子宫颈口开全,胎先露位于坐骨棘下者,可行产钳助产。术时及产后密切注意子宫出血等情况。如无出血,继续保守治疗;如有难以控制的产后大出血且血液不凝者,应当机立断行子宫切除术,以控制胎盘剥离面血窦出血,并阻断羊水沉渣继续进入血循环,使病情加重。对宫缩剂的使用意见尚不一致,不同意使用者认为加强宫缩,可促使贮留在子宫壁内的羊水进入母血循环,导致病情恶化。众所周知子宫收缩和缩复可起到生物学结扎血管作用,是产后胎盘剥离面止血的重要机制,为防治产后大出血权衡利弊还是以用药为好。但发病时如尚未分娩而正在输注缩宫素,应立即停输。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