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气是因为孩子对一件事情无能为力,也就是说这件事我没有找到好的办法解决。比如:你们收走了我的积木,对于你们简单粗暴的做法,我没有选择;我和小朋友一起玩,其他小朋友抢走了我的玩具,对这种情况我不知道怎么办;或者你们答应给我的玩具没有买…可是这些事情我又很在乎,所以才会用一种最简单的方式,来表达和结束这件事,因为生气可以发泄,是最简单的选择。
婴儿的需求其实很简单:他们需要食物、睡眠和保持干净。根据梅奥诊所的题为“哭泣的婴儿:当新生儿哭泣时该做什么”的文章所说,当婴儿感觉饥饿时,他会感到不安,甚至会开始恐慌。有的宝宝喜欢一天睡上16个小时。如果你的小可爱觉得自己似乎不能安静下来打个盹,他可能就会感觉烦躁。如果宝宝对湿尿布,或者脏尿布很敏感,那么如果你没有尽快给他换上干净的尿布的话,他可能就会生气。
很多孩子都有自己的小秘密,尤其是大龄儿童。父母没有及时了解和开导,孩子的心情不好,自然会把怒气对着最亲近父母了。而父母就会觉得孩子不听话,只知道惹自己生气。另外,孩子非常看中家庭气氛,孩子不听话,是否因为父母吵架等原因,这也是很常见的原因之一。
很多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非常严格,有点点错误就会给予非常严厉的批评。其实,教育是有方法的,并非说一顿骂一顿孩子就会变好,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改正错误。对孩子过于严格,当孩子承受不了父母的责骂后,总有一天会爆发出来,或者干脆就变成了父母眼中的坏孩子。
孩子一般都是家长没有满足他的愿望时,开始先是求,求不行,就开始又哭又闹,以此手段来要挟家长,所以家长可以在做事之前,先给孩子讲清条件。比如去超市买东西,小孩子往往是看看这个想要,看看那个东西也不错,想要的东西实在太多。不是说家长买不起这些东西,而为了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可以在去超市之前提前讲好条件,这样不但可以帮孩子从小养成节俭的习惯,而且还可以帮孩子遇事要思考,不能轻易去做,从而防止了孩子的无理取闹。
孩子生气时,家长首先要冷静,不能对孩子大吼。不过如果孩子行为确实是妨碍到他人,或是对他自身有可能造成伤害,由于家长的阻止而使孩子生气,这时就不要理孩子,任由其哭,平静后再给孩子讲清楚不让他做或是碰的原因。如果事情没有防碍他人或是对孩子造成伤害,而仅仅是不符合家长的标准的话,那这就是家长的问题。家长可以用“冷处理”的方法,假装“漠视”孩子的生气哭闹,再用其它的兴趣点来转移他的注意力,逐渐消退孩子生气的行为。
有的时候家长之间相互要通气,对于同一件事的看法要争取一致,态度也要统一,切忌你说东我说西,你扮白脸我扮红脸,更不能当着孩子面就相互数落。否则的话孩子往往会莫衷一是,不知道究竟该听谁的。时间一长,大人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和威信也会荡然无存,再想要管教孩子就比较困难了。
儿童是有自尊心的,如果我们在教育儿童时忽视他们自尊心的存在,常常对他们批语指责、甚至打骂,不注意给孩子留“面子”,常在孩子同伴面前或外人面前数落孩子的不是,责骂惩罚孩子,使孩子在同伴中抬不起头,没有地位,这样不仅达不到教育目的,反而大大刺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激动孩子的憎恨,敌对和紧张情绪,促使孩子养成报复,自卑的不健康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