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3月1日昆明的暴力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小编看见了很多极端种族主义言论。在表达悲伤与愤怒的同时,我们请不要传播血腥画面,那样只会助长暴徒嚣张气焰,伤害孩子的心灵;请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谣言只会扰乱人心。我们相信,真相终将大白,暴徒必被严惩。这次事件也让我们看到,反恐不是政府的孤军奋战,提高公众的警惕性和危机应对能力能够减少类似悲剧的发生。
昆明火车站惨案为何造成巨大伤亡
3月1日21时许,昆明火车站广场发生蒙面暴徒砍人事件。截至2日6时,已造成29人死亡、130余人受伤。民警当场击毙4名暴徒、抓获1人。现场证据表明,这是一起由新疆分裂势力一手策划组织的严重暴力恐怖事件。
对于这起事件,谴责暴力,严惩凶手固然是需要的,不过也应看到的是:火车站作为安保重地,应是警方重点布控的地方,为何暴徒在短时间内能造成如此巨大的伤亡?其中原因,除了袭击组织者的精密策划以及暴徒的训练有素之外,我们们的公共安全管理,是否存在着疏漏?
火车站是大家都熟悉的地方,对于火车站的安保,我也有过不少个人的观察。我发现,火车站看似管理很紧,但其实漏洞不少。比如现在火车站查身份证、行李安检都抓得很严,但是从广场到售票厅、候车室,巡逻警力依然不足,我每次在火车站坐车,除在入口看到有查身份证的警察外,很少能在其他地方看到警察。
在昆明火车站这起惨案中,通过新闻的细节,我们看到歹徒的凶残,民众的绝望和惊慌,但并没看到火车站在应对危急事件的努力,歹徒一路从售票厅砍到广场,按理说,那么多监控探头和那么多火车站工作人员,应该是可以很早发现情况,并通过车站广播让旅客紧急疏散的。
其实,对于火车站的安保和危机应急,一些日常的小事件同样能说明问题。例如,去年北京西站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个发病男子倒地半个多小时无人施救,其间电动车还被人盗走。这个事情被曝光后,许多人都指责路人的冷漠,但是,火车站和警方的巡查管理不力,难道不也应反思吗?人流密集的火车站,一个区域半个多小时的管理若处于真空状态,那么遇上恐怖袭击事件,那还得了?
国民防恐教育安全意识严重不足
令人担心的不止火车站,其他许多可能成为恐怖袭击目标的地方,同样情况不容乐观。以中小学校为例,由于都是毫无自卫能力的未成年人,很容易成为袭击目标。但是中小学校的安保,实在不忍卒睹。这几年校园安全事件频发,公安部要求学校上下学期间应有警察执勤,但这个政策目前多在大中城市得到执行,许多农村地区根本没有。我记得媒体曾报道,在许多国家,警方对中小学校的安保管理,非常之严。例如在加拿大,不光是上下学,在学校整个上课期间,都有警察在附近巡逻,此时如果有人靠近学校周边,都会受警察的盘问。
公共安全管理的隐忧,不仅在政府和相关管理方面,作为普通民众,在遇到恐怖袭击之后陷入手足无措的状态,屡屡造成巨大的伤亡,同样让人担忧。从中暴露出,目前公民防恐教育的严重不足。
对于公共安全管理,相关部门秉持的理念,一向是外松内紧。这样做的初衷,当然很好,政府内部崩紧弹簧,民众那边无忧无虑,这样不会产生社会恐慌气氛。不过,这样做的弊端同样是显然的,缺乏对民众的警告和教育,危机到来之时,民众如何判断应对,如何有效自我保护。
2008年之前,公安部反恐局曾组织编印了一本《公民防范恐怖袭击手册》, 但现在看来,该手册的内容仍显单薄,内容没有跟上恐怖主义新形势的发展。更关键的是,即使这么一本实用性有限的手册,绝大多数人基本闻所未闻。而在中国的大中小学,也没有开设防恐的课程。
9·11事件改变了美国的日常生活方式和政治重心,“反恐”成为美国社会和政治生活的主要意识形态,全美乃至世界各国民众被动员起来参加到反恐军事行动中。
在美国,小学生德育课上,老师会和孩子讨论911话题,911之后,美国的防恐教育已深入人心。如以色列,防恐意识更是渗透到了社会肌体的每一个毛细血管当中。记得以色列反恐专家博厄兹·盖诺就曾讲过一种该国常发生的情形——在某商场的角落,一只旅行箱孤零零地躺在那里,一个5岁的小男孩看到后,立即告诉父母,他的父母在第一时间向警方报告,警察随后赶到,发现箱子里有定时炸弹,及时排除险情……
据英国《太阳报》报道,2013年9月一位英国的四岁小男孩在肯尼亚购物中心勇敢面对恐怖分子,并对他说:“你是个大坏蛋。”他有幸逃过一劫。令人惊奇的是,恐怖分子放过了勇敢的艾略特·普莱尔,还给了他几根玛氏巧克力棒。此次恐怖袭击导致62人死亡,170人受伤,63人失踪,死者中有6名英国人。
在世界各地各类恐怖袭击事件中,儿童和老人妇女是最弱势的群体,天灾不可控,在面对人祸时,如果我们有些防控意识和方法,也许我们就可以躲过一劫。各类安全防范意识都应该从校园开始普及,然而,校园安全绝非仅限于学校围墙内。在强化学校作为第一道防线的同时,更需要学校和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协作,共建长效机制,从内到外编织起一张严密有效的校园安全网。
遇到恐怖袭击,怎么办?
昆明火车站砍杀事件,再次用生命提醒我们在公共场合也要时刻保持警惕,避免意外的发生,一旦发生我们可以将损失降到最低。
尽管我们大家遇到这类袭击事件的几率比中彩票头奖还要低,我们还是要具备这些防恐安全的知识,尤其是身为为人父母不仅自己掌握这些常识技能,还应该教会给自己的孩子和家中的老人,让我们一起防患于未然:
【遇到炸弹袭击怎么办】
1.拼眼力 远离爆炸源
身着很大、很胖的外套者,危险!
手长时间缩在袖子里或放在兜里,危险!
过于主动“混进”人群反复出入者,危险!
主动避开警察监控等,危险!
如被言中,请不要变身超人,请不要自主行侠仗义,请立刻与警方或保安等专业人士沟通。
2.爆炸物可能放置在公共场所什么地方?
(1)标志性建筑物或其他附近的建筑物内外;
(2)重大活动场合,如大型运动会、检阅、演出、朝拜、展览等场所;
(3)人口相对聚集的场所,如体育场馆、影剧院、宾馆、运动员村、商场、超市、车站、机场、码头、学校等;
(4)行李、包裹、食品、手提包及各种日用品之中;
(5)宾馆、饭店、洗浴中心、歌舞厅及其易于隐蔽且闲杂人员容易进出的地点;
(6)各种交通工具上;
(7)易于接近且能够实现其爆炸目的的地点。
3.爆炸发生 镇定第一
自救的第一步:“趴下”
寻找掩体,大程度降低爆炸所带来的伤害,还可以防止吸入过多有毒烟雾。
观察有无二次爆炸,以及二次伤害,切忌莫惊慌乱跑,容易成为袭击者的目标,或受到二次伤害。
身上着火不要奔跑,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压灭。
不要因贪恋财物浪费逃生时间。
【遇到纵火袭击怎么办】
(1)忌惊慌失措。(2)忌盲目呼喊。(3)忌贪恋财物。(4)忌乱开门窗。(5)忌乘坐电梯。(6)忌随意奔跑。(7)忌轻易跳楼。
【遇到枪战怎么办】
第一要素:依旧“趴下”
快速掩蔽,快速降低身体姿势,利用一切可利用元素作为掩体。
不要尝试与子弹赛跑。
挡子弹:墙体、立柱、大树干,汽车前部发动机及轮胎等;
不挡子弹:木门、玻璃门、垃圾桶、灌木丛、花篮、柜台、场馆内座椅、汽车门和尾部等。
【被劫持怎么办?】
1.保持冷静,不要反抗,相信政府;
2.不对视,不对话,趴在地上,动作要缓慢;
3.尽可能保留和隐藏自己的通讯工具,及时把手机改为静音,适时用短信等方式向警方(110)求救,短信主要内容:自己所在位置,人质人数,恐怖分子人数等;
4.注意观察恐怖分子人数,头领,便于事后提供证言;
5.在警方发起突击的瞬间,尽可能趴在地上,在警方掩护下脱离现场。
【遇到化武袭击怎么办?】
只能说你中大招了。。。
1.怎样判断是否出现化武袭击
(1)异常的气味。如大蒜味、辛辣味、苦杏仁味等;
(2)异常的现象。如大量昆虫死亡、异常的烟雾、植物的异常变化等;
(3)异常的感觉。一般情况下当人受到化学毒剂或化学毒物的侵害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感觉。如恶心、胸闷、惊厥、皮疹等;
(4)现场出现异常物品。如遗弃的防毒面具,桶、罐,装有液体的塑料袋等。
2.遇到化学恐怖袭击怎么办?
尽快掩避。利用环境设施和随身携带的物品遮掩身体和口鼻,避免或减少毒物的分割侵袭和吸入;
尽快寻找出口,迅速有序地离开污染源或污染区域,尽量逆风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