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辨证论治
2013-12-13阅读:9189 学员编辑 收藏
1.普通型(卫气同病)
【特点】 本型处于疾病早期阶段,全身症状不明显,应注意皮疹、疱疹等体征,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证候】 发热、微恶风、咽痛、咳嗽、流涕等;口内疱疹、溃疡,手足掌心瘸疹;舌红,苔薄黄腻,脉浮滑数。
【治法】 清热解毒,化湿透邪。
【主方】 银翘散合甘露消毒丹加减。
【处方举例】 金银花lOg,连翘lOg,薄荷(后下)5g,荆芥5g,淡竹叶lOg,黄芩5g,藿香5g,滑石lOg,焦山栀子5g,板蓝根1Og,玄参1Og,鲜芦根15g。(以5岁为例)
2.重型(气营两燔)
【特点】 本型处于疾病发疹重症阶段,以持续高热不退,,疱疹密集为特征,是病情传变的关键时刻。
【证候】 高热不退,手掌、足底、指(趾)、臀部丘疹、疱疹密集,疱浆浑浊,根盘红晕;口腔黏膜溃烂,咽痛拒食;舌红绛,苔黄腻,脉细滑数。
【治法】 清热解毒,凉营化湿。
【主方】 清瘟败毒饮加减。
【处方举例】 黄连5g,黄芩1Og,栀子lOg,连翘lOg,水牛角15g,玄参lOg,紫草lOg,大青叶1Og,白茅根15g,鲜芦根30g。(以5岁为例)
3.危重型
(1)邪陷厥阴
【特点】 本证处于神经系统严重并发症阶段,病死率高。
【证候】 壮热持续,皮疹密集而色紫黯,嗜睡或烦躁,易激惹,甚则神昏、抽搐等;舌绛红,苔黄厚腻,脉细滑数。
【治法】 清热解毒,醒脑开窍。
【中成药】 安宫牛黄丸:1次1/4~1/2粒,温水烊化,每日1-2次,,用滴管滴入口腔或用胃管注入。羚羊角粉o.3~0. 6g,用滴管滴入口腔或用胃管注入。痰热清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等静脉滴注。
(2)内闭外脱
【特点】 本证处于呼吸循环衰竭等严重并发症阶段,病死率高。
【证候】 高热、神昏,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发绀、咳白色或粉红色泡沫样痰,多汗,四肢不温;舌紫黯,脉微细数。
【治法】 醒神开窍,回阳救逆。
【中成药】 安宫牛黄丸:1次1/4~1/2丸,温水烊化,每日1-2次,用滴管滴入口腔或胃管。参附注射液、参脉注射液静脉滴注。
4.恢复期(气阴两伤)
【特点】 本病处于疾病恢复阶段。
【证候】 热退,手足皮肤、口咽部疱疹消退或未尽,神疲乏力,纳差,口渴等;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 益气养阴。
【主方】 沙参麦冬汤加减。
【处方举例】 北沙参lOg,麦冬1Og,玉竹1Og,桑叶lOg,扁豆1Og,生薏苡仁15g,茯苓lOg,生甘草6g。(以5岁为例)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