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焦病证
2013-12-13阅读:9112 学员编辑 收藏
下焦病证
温热之邪侵袭到下焦,出现足厥阴肝,足少阴肾等病变者为下焦病证。肝肾同源,同处下焦,温热之邪劫灼下焦,常表现为肝肾阴伤的证候。
主要临床表现:身热面赤,手足心热甚于手背,或夜热早凉,口干,舌燥,神倦,脉虚大;或手足蠕动,心中憺憺大动,舌降苔少,脉虚。
病机分析:温热之邪深入下焦,肾阴耗损,虚火内扰,故身热面赤,手足心热甚于手背;温热之邪深入下焦阴分,故夜热早凉;热邪伤阴则口干,舌燥;神倦,脉虚大为正虚阴伤之象。温热之邪损伤阴液,筋脉失养,故手足蠕动;阴液亏损,心失所养则心中憺憺大动;舌降苔少,脉虚为阴液亏损之象。
相似证候的辨别:本证当与一般阴虚证及阴虚火旺证相辨别。三者均有阴虚见症,但一般阴虚证及阴虚火旺证发生于内伤杂病中,无温热之邪侵袭。一般阴虚证以阴虚则热、阴虚则燥等为辨证特点;阴虚火旺证在一般阴虚证基础上又见火旺为特征;本证有温热之邪侵袭及阴亏的特征。
辨证注意点:以温热之邪侵袭下焦,邪留阴分,肝肾之阴亏损为特征。
从病位辨证角度看,下焦病证还当包括其他病证。如湿热下注下焦证可表现为身热,少腹痞满,大便不通或小便不利,舌红苔腻,脉数等。下焦蓄血证可表现为少腹硬满,小便自利,大便黑等。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