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常识 >> 中医保健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硬肿病治则
2013-12-16阅读:9203 学员编辑 收藏
本病治疗大法是温阳散寒,活血化瘀。根据临床证候不同,阳虚者应温补脾肾,脾肾阳气恢复则寒邪不易入侵;寒甚者宜散寒通阳,寒邪驱散则阳气通达;血瘀者宜行气活血,气行血行则瘀滞可散。治疗中可采取多种途径给药,内服、外敷兼施。复温疗法在所必用。

辨证论治

1.寒凝血涩

【证候】 全身欠温,四肢发凉,反应尚可,哭声较低,肌肤硬肿,难以捏起,硬肿多局限于臀、小腿、臂、面颊等部位,色暗红、青紫,或红肿如冻伤,指纹紫滞。

【辨证】 本证为轻症,多系体弱小儿中寒而致,先天不足,阳气薄弱,复感外寒。临床表现以全身寒冷、气滞血瘀为主,硬肿部位比较局限。

【治法】 温经散寒,活血通络。

【主方】 当归四逆汤加减。

【处方举例】 当归6g,红花3g,川芎6g,桃仁3g,丹参6g,白芍6g,桂枝3g,细辛1. 5g。(以7天为例)

2.阳气虚衰

【证候】 全身冰冷,僵卧少动,反应极差,气息微弱,哭声低怯,吸吮困难,面色苍白,肌肤板硬而肿,范围波及全身,皮肤暗红,尿少或无,唇舌色淡,指纹淡红不显。

【辨证】 本证病情危重,多发生在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阳气虚衰,血脉瘀滞,硬肿范围大,全身症状重。可因阳气无力御邪而致发生肺炎,或因虚寒而血脉失于统摄导致肺出血。

【治法】 益气温阳,通经活血。

【主方】 参附汤加味。

【处方举例】 人参(另煎)3g,黄芪6g,制附子3g,巴戟天6g,桂枝3g,丹参6g,当归6g。(以7天为例)
上一篇:呕吐诊断思维 下一篇:胎黄诊断思维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