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常识 >> 中医保健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经行尿感
2013-12-27阅读:9371 学员编辑 收藏
【概述】

每逢经行或经刚净后发生尿频、尿急、尿痛等症者,称为“经行尿感”。以育龄期妇女多见,有时也见于更年期月经未绝者。本病应彻底治疗,如果反复发病,发展为肾盂肾炎,治疗有一定难度。本病属经行前后诸证。

【病因病理】

尿道口与阴道口为邻近器官同居下焦,如果经期不注意卫生,病菌可通过尿道口上行感染形成尿路感染。又因经期时脏腑之血下注冲任,脏腑处于暂时缺血状态,抗病能力较弱,病菌外邪容易入侵而致病。肾与膀胱相表里,经行肾虚,影响膀胱的气化功能,亦易尿感。常见的有湿热下注和阴虚火旺。

1.湿热下注 经行、经后失血,湿热外邪侵注下焦,膀胱气化不利而致。

2.阴虚火旺 肾与膀胱相表里,素体肾阴不足,经后肾阴更亏,虚火内盛,移热膀胱而致。

【诊断要点】

1.根据每逢经期出现尿路感染症状。尿常规检查白细胞一个“十”以上,初步可以诊断。患者常有慢性尿感病史。

2.如患者有霉菌性阴道炎,或滴虫性阴道炎,分泌物刺激外阴,也可引起类似尿感症状,应予鉴别。

【辩证分型】

1.湿热下注 经后、经行尿频、尿急,淋沥涩痛,尿色黄赤,腰酸或痛,带多色黄秽臭,或色白似豆渣样。苔黄腻,脉细滑而数。

2.阴虚火旺 经后小便涩痛,尿色黄赤,带多色黄,口干心烦,腰部酸痛。苔薄,舌红而干,脉细数。

【分型治疗】

l.湿热下注

治法:清热利湿通淋。

方药:八正散加减。

生地12克 丹皮10克 赤芍9克 生山栀10克 锐蓄12克 金银花9克 石躺10克 瞿麦12克 木通6克 生甘草5克加减:热毒盛者,加蒲公英15克、败酱草15克;带多色黄者,加椿根皮12克、黄柏9克、知母10克;伴滴虫感染者,加蛇床子12克、龙胆草9克;伴霉菌感染者,加土茯苓15克、苦参9克,去瞿麦;伴尿血者,加小蓟草15克、茜草12克。

2.阴虚火旺

治法:滋阴降火通淋。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

知母10克 黄柏10克 生地12克 泽泻12克 丹皮9克 茯苓10克 山茱萸9克 金银花9克 生甘草3克 锐蓄12克加减:尿赤,口舌生疮者,加淡竹叶9克、琥珀末3克(分吞)。

【中成药】

1.知柏地黄九 每日2次,每次4.5克,吞服。

用于阴虚火旺者。

2.龙胆泻肝丸 每日2次,每次4.5克,吞服。

用于湿热下注者。

【简便方】

1.蛇床子30克、苦参15克,煎水,经净后坐浴。

2.土茯苓30克、萆粟15克,煎水,经净后坐浴。用于霉菌性阴道炎。

3.金银花10克、石斛12克、六一散10克(包煎),水煎,分2次服。

【其它疗法】

【注意事项】

l.保持外阴及阴道的清洁卫生,经期避免作妇科检查或行房事。

2.及时治疗滴虫性阴道炎或霉菌性阴道炎,可防止尿路上行感染。并彻底治疗尿路感染。

3.经期查尿常规时容易将经血混杂到尿中,一般经期查尿常规时应先用卫生纸堵住阴道口,阻止经血流出,然后先排去一些小便,再留尿常规,这样比较正确。
上一篇:经行便血 下一篇:经行浮肿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