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中医养生 >> 中医疗法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血瘀辨证详解:气滞血瘀的成因、症状与用药
2025-11-01阅读:28 学员编辑 收藏

血瘀辨证量表判定

image.png

中医对于疾病的诊断,主要是辨证,这里的“”指判断疾病类别、病因和症状等内容。

作者总结了六大辨证内容,分别是气虚、阳虚、阴虚、血瘀、湿热、痰湿。通过量表判定、面相舌象判断、适宜中成药、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讲解。(陆续制作发布)

各位读者可以根据上方量表自测一下,看自己是否存在血瘀证;可以在纸上写出四道题的判定结果,后文会有相应得分以及判定结果。(先不要往后看结果哦!)

2

血瘀证量表判定结果

量表中的选项,从左边起,第1个选项(没有/根本不/从来没有)的得分是1分,第2个选项得分是2分,依次类推,最右边的选项得分是5分。

四道题的得分总和≥11分,可以判定为血瘀证;总和9~10分,倾向于是血瘀证(接近于血瘀证);总和≤8分,没有血瘀证。

3

血瘀证的特点

image.png

血瘀证的特点包括:

面色晦暗,眼眶周围发黑;常有固定部位疼痛;疼痛如针刺感;嘴唇、指甲颜色偏暗;皮肤可见瘀斑;体表青筋显露。

image.png

血瘀证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舌下静脉(络脉)曲张、增粗,呈青紫或紫暗色。

血瘀就是血液运行不畅,包括大血管、动脉血,也包括静脉血、微小血管;微小血管在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广泛分布,如果运行不畅,我们称之为“微循环障碍”。

微循环障碍会导致很多症状,如:头晕头痛、失眠健忘、焦虑抑郁、胸闷胸痛、肢体麻木、耳鸣、视物模糊等等。

image.png

血瘀证还可以通过面诊,看眼睛及其周围,如果白睛可见暗红色血丝,眼睛周围皮肤发青、有黑眼圈,这些也是血瘀证的特点。

4

气滞血瘀证的治疗药物

中医证候当中,将血瘀分成三种,分别是气滞血瘀证、气虚血瘀证、血瘀阻络证

气滞血瘀证病情相对轻一些,由于三高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烦躁易怒情绪、焦虑抑郁情绪等因素影响,使得身体气的运行受到一些阻滞;中医讲“初病在气,久病在血”。

气滞血瘀证患者出现的症状:

心胸满闷,胀痛或刺痛阵发,痛处以心前区最多见,也可能痛无定处;眩晕、耳鸣、情志不畅、抑郁叹息;舌质紫暗,或有瘀点;严重者出现半身不遂、偏瘫麻木、口舌歪斜。


气滞血瘀证的治疗,主要是行气活血,改善血液循环(包括微循环),可以用血府逐瘀胶囊进行行气活血,用银杏蜜环口服溶液改善血液循环(尤其是微循环)。


银杏蜜环口服溶液的主要成份是银杏叶提取物蜜环菌银杏叶提取物有改善血液循环、改善认知障碍等作用;蜜环菌是天麻的共生菌,具有与天麻类似的功效,可以治疗眩晕、焦虑、抑郁,保护神经和脑细胞,改善睡眠。


下一篇我们再说说http://www.w3.org/1999/xhtml";},"para",{"tagName":"section","attributes":{"style":"margin:10px 0px;"},"namespaceURI":"http://www.w3.org/1999/xhtml";},"para",{"tagName":"section","attributes":{"style":"margin-top:15px; margin-bottom:unset;","class":"_li"},"namespaceURI":"http://www.w3.org/1999/xhtml";},"para",{"tagName":"section","attributes":{"style":"border-left:1px solid rgb(126, 224, 204); padding:15px 0px 10px 15px; margin-left:17px; box-sizing:border-box; margin-bottom:unset;"},"namespaceURI":"http://www.w3.org/1999/xhtml";},"para",{"tagName":"section","attributes":{"style":"background-color:rgb(240, 252, 250); padding:15px; box-sizing:border-box; margin-bottom:unset;"},"namespaceURI":"http://www.w3.org/1999/xhtml";},"para",{"tagName":"section","attributes":{"style":"font-size:14px; letter-spacing:2px; line-height:1.75; margin-bottom:unset;"},"namespaceURI":"http://www.w3.org/1999/xhtml";},"para",{"tagName":"p","attributes":{},"namespaceURI":"http://www.w3.org/1999/xhtml";}]">气虚血瘀证、血瘀阻络证的治疗药物。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足底筋膜炎的理疗思路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