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mononucleosis)是由EB病毒(EBV)所致的急性自限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喉炎,淋巴结肿大,外周血淋巴细胞显著增多并出现异常淋巴细胞,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感染后体内出现抗EBV抗体。……
流行病学:
1、传染源
带毒者及病人为本病的传染源。健康人群中带毒率约为15%。
2、传播途径
80%以上患者鼻咽部有EB病毒存在,恢复后15~20%可长期咽部带病毒。经口鼻密切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也可经飞沫及输血传播。
3、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但儿童及青少年患者更多见。6岁以下幼儿患本病时大多表现为隐性或轻型发病。15岁以上感染则多呈典型发病。病后可获持久免疫,第二次发病不常见。
预防: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有主张急性期患者应该住院进行呼吸道隔离,其呼吸道分泌物及痰杯宜用含氯石灰、氯胺或煮沸消毒,但也有认为隔离病人并无必要。
患者恢复后病毒血症可能长达数月,故如为献血员,则至少应在发病后6个月,才能参加献血。
急性期患者应进行呼吸道隔离。其呼吸道分泌物及痰杯应用漂白粉或煮沸消毒。
疫苗尚在研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