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从“骨刺”的成因看,要从根本上预防“骨刺”,必须从修复软骨、强健骨质入手。软骨中除了水分,胶原蛋白占59%,蛋白多糖占31%。胶原蛋白是网状结构的蛋白质,蛋白多糖是具有弹性的球状的蛋白质,在有水的环境下,蛋白多糖小球黏合在胶原蛋白的网状结构中,两者相互交织,共同构成软骨的支架。……
经常见到这样一些人,他们一侧或双侧膝关节疼痛肿胀。起初疼痛多在长时间行走或上、下楼梯时,但休息或卧床后好转。随着病情发展,走平路时关节也疼痛,活动不方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拍完X线片后,医生会告诉他们膝关节长了“骨刺”。
.hzh {display: none; }“骨刺”是什么?
“骨刺”在医学上称为骨质增生,也称为“骨赘”,是骨质老化的一种生理现象,人到一定年龄迟早会出现各种各样、程度不同的骨质增生。研究资料表明,人一般从20岁开始关节就有退行性变化,40岁时90%的人负重关节都有或多或少的增生性改变,但绝大部分很轻,不致影响身体正常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骨关节的病变日趋严重。然而,骨刺并非老年人专有,由于工作的关系,久坐、久站,若再加上姿势不正确,都可能引起关节提早退化,并诱发骨刺。
“骨刺”是怎么发生的?
一般认为,骨刺的形成与年龄老化和长期劳累有关。年轻人的关节软骨具有弹性,并能承受较大的压力。人到老年,关节会发生老化,软骨的成分也发生变化,软骨承受外界压力的能力减弱了。初期仅仅软骨受到摩擦,由于软骨中没有神经,所以摩擦时人不会感到疼痛,但是随着软骨进一步磨损,后期软骨变薄并出现一定程度的破裂,长期的过分磨损还可使软骨脱落。软骨下骨质出现硬化,关节因负重和运动产生的刺激,使软骨边缘过度增生,逐渐形成骨刺。
另外,某些人因长期从事相同姿势的劳动,或过多地进行某一种运动,均可使骨关节因为过度劳累而产生慢性劳损,导致关节稳定性差,促使了骨质增生。骨刺主要出现在承受压力大的关节,如髋、膝和脊椎关节的边缘部位。
骨刺会刺激相邻的骨头和神经、血管,导致局部无菌性炎症,并可以在神经末梢形成微小的肿块,使患者异常疼痛。一般来说,不到万不得已,不宜采取手术治疗,因为骨刺常会再生。
什么样的人容易长“骨刺”?
一般来讲,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人都会有一定程度的骨质增生。但下列人群更容易长“骨刺”:
1、中老年人。
2、体型偏胖的人。
3、重体力劳动者和运动员。
4、骨折过的人。
5、软组织受过伤的人。
怎么防治“骨刺”?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治疗“骨刺”的药物,以膏药、止疼药和活血化瘀的药物居多,但常常收效甚微。众所周知,止痛药治标不治本,只能暂时缓解疼痛,且副作用较大,对胃黏膜有直接刺激作用,可引起上腹不适、恶心,严重时可引起胃出血;发生过敏反应的会出现哮喘、荨麻疹,有的甚至引起神经功能紊乱,因此不能滥用。活血化瘀药可以减轻炎症部位的肿痛,但不能修复软骨和消除骨刺。西医多选择手术治疗,刮去增生的“骨刺”。手术治疗患者较为痛苦,而且手术虽然去除了增生的骨刺,但人活动时骨与骨会继续摩擦,骨刺也会继续生长。也有人采用换人工关节,这种方法有一劳永逸的优点,但是有严格的适应证,并非人人皆宜,且费用昂贵。
从“骨刺”的成因看,要从根本上预防“骨刺”,必须从修复软骨、强健骨质入手。软骨中除了水分,胶原蛋白占59%,蛋白多糖占31%。胶原蛋白是网状结构的蛋白质,蛋白多糖是具有弹性的球状的蛋白质,在有水的环境下,蛋白多糖小球黏合在胶原蛋白的网状结构中,两者相互交织,共同构成软骨的支架。骨质中的胶原蛋白较软骨中少但也约占1/3,钙约占2/3。钙黏附在胶原蛋白的网状结构中,两者共同构成骨质。
因此,只有做好以下4步,才能有效地预防“骨刺”
第一步:补充胶原蛋白,让其网状结构更加坚固。因为当胶原蛋白的流失大于合成时,网状结构变得松弛,软骨中的蛋白多糖、水等成分容易流失,使得骨在受力时容易变形而加速磨损;在骨质中,缺少了胶原蛋白的网状结构,钙则大量流失,使得骨质疏松。
第二步:补充蛋白多糖合成的原料氨基葡萄糖(简称氨糖)。因为蛋白多糖是大分子物质,直接摄入不能被人体消化利用,我们只能通过摄入合成蛋白多糖的原料氨糖来促进软骨中蛋白多糖的合成。
第三步:补钙。钙是骨质的主要成分。由于近年来钙的广告宣传力度很大,人们都知道补钙的重要性。但是由于骨骼中胶原蛋白的缺乏,单纯补钙会使补充的钙质无法有效地沉淀于骨骼中,就如散沙一样,大部分白白流失掉。因此要想预防“骨刺”,还必须补充胶原蛋白和氨糖。当胶原蛋白和蛋白多糖充足时,软骨和骨质的网状结构坚固稳定,这时钙就可以沉积在网上,三者共同构成健康的软骨、致密的骨质。
第四步:补充维生素C。虽然维生素C不是软骨和骨质的组成成分,但是它能促进胶原蛋白的吸收,并能使胶原蛋白在服用时口感更好。
只要我们在平时注意补充胶原蛋白、氨糖、钙和维生素C,我们的软骨会恢复健康,骨质会更加强健,“骨刺”也会远离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