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时令养生 >> 秋季养生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秋季时节少吃油腻饮食
2011-04-09阅读:10554 学员编辑 收藏

长夏时节,尤其是临近秋分时,一天之内温差较大,中午热早晚凉,暑湿隐藏在身体里,暑湿天气最容易产生肠胃疾病。中医认为,湿为阴邪,好伤人体阳气,尤其是脾阳,脾脏受损,导致脾气不能正常运化,表现为消化吸收功能低下,可见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口淡无味、胸闷想吐、大便稀溏,甚至水肿等症。

因此,在长夏时节一定要根据气候变化,适当增减衣服;不吃过于油腻或过甜的食物,以防产生湿气,宜多吃具有清热祛湿、健脾和中作用的食物,如冬瓜、绿豆芽、小白菜、赤小豆等。另外,祛湿防病,还可选用以下几种中医疗法。

拔火罐 拔火罐具有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的作用。拔罐可选择丰隆穴(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两横指处)、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约1横指处)等。

艾灸 有腰酸背痛、精神疲乏、胃口不好等症状的人,可用艾条对神阙穴(肚脐)和足三里穴实施艾灸,具有祛湿、健脾胃的作用。

艾叶泡澡 取新鲜艾叶30-50克,在澡盆中用沸水冲泡10分钟,然后取出艾叶,加凉水调至适宜水温时即可沐浴,对毛囊炎、湿疹等因湿导致的病症有一定疗效。

足浴 取干姜、附子各20克,川椒、艾叶各30克,伸筋草、透骨草各15克,桂枝、桑枝各10克。用纱布将药物包好,放入搪瓷盆内,加水适量煎煮至沸后,去药包,待温度适宜时泡脚,每次30-40分钟,每日1-2次。

注重补气血

广东省中医院专家 樊正伦

长夏时节,更应注重补气血,其秘诀是:①空调要少开,流汗才健康;②多喝小米粥,五谷能养命 ;③吃好早午饭,睡好子午觉。

秋燥时节 提早防燥

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内科主任医师 郭云协

燥是秋季的时令主气,很多人会在秋天出现眼睛干、鼻孔干、嗓子干等症状,这时应多喝水,在饮食上注意滋养津液,适量喝些汤水,并适当选择能够润肺清燥、养阴生津的食物,如百合等。

传统医学认为,秋燥可分为温燥和凉燥两种,二者都会不同程度地表现为皮肤干燥、口干鼻燥、咽喉干燥、咳嗽无痰或少痰难出等,但也有其不同,温燥伴有发热、微恶风寒、头痛、舌红等特点;而凉燥在初起时恶寒重而发热较轻、舌头颜色不红等。在临床用药方面,温燥宜选用辛凉甘润的药物;而凉燥宜选用润肺化痰的药物。温燥患者可多吃杨桃、柠檬、葡萄、柚子、梨等富含维生素C或凉润的水果,避免冰品、辛辣、烧烤、油炸、咖啡、茶叶或干果类食物等;凉燥患者可用生姜、红糖煮水喝,喝完盖被取微汗,避免寒性、刺激性食物等。

专家认为,立秋后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即长夏时节(酷暑未过而秋天已经悄悄来临)和秋燥时节。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内容加载中...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