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少尿或无尿期护理
限制入水量:消除水中毒,严格限制水人量,“量出为入”,宁少勿多,每日输液量=显性失水+不显性失水-内生水。每日测体重,使体重每日减轻0.5kg,中心静脉压在正常范围内。
预防感染:感染是急性肾衰的死亡原因之一,一般多发生肺、泌尿系统的感染,应注意消毒隔离,严格无菌操作,应用抗生素,但要特别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毒性作用的药物。
1.2、多尿期护理
控制液量:多尿期尿量逐渐增多,在早期补液量为出水量的l/2或1/3,按照“量出为人”的原则,而在后期要密切观察和监测,要防止脱水。
预防感染:此期病人极度虚弱、免疫力低下,易发生感染,仍应注意无菌操作及抗生素的使用。
营养支持:加强营养,补充蛋白质,以提高病人的免疫力。
2.1、积极控制原发病
去除加重急性肾损伤的可逆因素急性肾损伤首先要纠正可逆的病因。对于各种严重外伤、心力衰竭、急性失血等都应进行相应的治疗,包括扩容,纠正血容量不足、休克和控制感染等。停用影响肾灌注或肾毒性药物。注意调整药物剂量,如有可能检测血清药物浓度。
2.2、纠正高钾血症
当血钾超过6.0mmol/L,应密切检测心率和心电图,并紧急处理:10%葡萄糖酸钙缓慢静注;11.2%乳酸钠静脉注射,伴代谢性酸中毒者可给5%的碳酸氢钠静脉滴注;25%葡萄糖200ml加普通胰岛素静脉滴注;应用口服降钾树脂类药物或呋塞米等排钾利尿剂促进尿钾排泄。如以上措施无效,尽早进行透析治疗。
2.3、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如HCO3-低于15mmol/L,可根据情况选用5%碳酸氢钠静脉点滴,对于严重酸中毒患者,应立即开始透析治疗。
2.4、血液净化治疗
血液净化在急性肾衰竭的救治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常用模式有血液透析、血液滤过和腹膜透析三大基本类型。对纠正氮质血症、心力衰竭、严重酸中毒及脑病等症状均有较好的效果,近年来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的应用,是其死亡率大大下降。
热量必须供给充足。热能与氮之比应维持在300~450千卡:1克。限制蛋白质摄入量少尿或无尿期必须严格限制蛋白质摄入量,以免大量氮持滞留和酸性物质积聚。
患者若出现浮肿、高血压时,应及时限钠盐,每日限食盐15~3克。患者少尿期临床常伴有高钾血症,血钾水平与机体新陈代谢状况关系密切,如合并感染、发烧、疼痛等均能影响血、尿中的钾量。
晚期病人肾脏合成的1,25-二羟骨化醇(活性维生素D3)发生障碍,造成钙吸收不良,易产生骨质疏松,临床应注意补充。肾衰患者也常见血磷升高,应设法减少磷的摄入量。磷多存在于动物蛋白质食品及谷类、豆类食品中,在低蛋白质膳食中磷的摄入量无形中亦有所减少,但恢复期膳食在蛋白质摄入量逐渐增多的情况下,要注意避免含磷量过多。
供给充足的维生素病人因病情变化常可导致体内水溶性维生素水平下降,少尿期应注意从膳食中补充富 含维生素B族及维生素C的食物,以利于损伤的组织修复。如蛋白质摄入量小于50克/天时, 每天可补充维生素制剂,并另加叶酸5毫克,钙100~300毫克,但高钙血症时不要补钙。
1、茭白
俗称茭瓜。据现代分析研究,茭白中含草酸和难溶性草酸钙较多,因此,凡有泌尿系结石的人宜多吃、常吃茭白。
2、竹笋
性惊,味甘,能清热利水。但根据现代研究,由于竹笋中含有较多的难溶性草酸钙,这对慢性肾炎及肾功能不全者不利,所以应忌食。
3、生姜
性温热,味辛辣。生姜中的生姜素会刺激膀胱等泌尿系统的黏膜,从而能加重泌尿系统感染的炎症反应。
4、胡椒
胡椒大辛大热,极易助热动火,清代王孟英还认为“多食动火燥液,耗气伤阴”。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患者要在家人的帮助下密切观测自己的病情变化,具体包括要注意体温、呼吸、脉搏、心率、心律、血压等变化。急性肾功能衰竭常以心力衰竭、心律紊乱、感染、惊厥为主要死亡原因,应及时发现其早期表现,并随时与医生联系。
2、精确地记录出入液量
这是护理的一个重点,对判断肾衰竭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具有很大的价值。口服和静脉进入的液量要逐项记录,尿量和异常丢失量如呕吐物、胃肠引流液、腹泻时粪便内水分等都需要准确测量,每日定时测体重以检查有无水肿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