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滥用镇痛药
长期服用或大剂量服用一些消炎镇痛药物,如去痛片、消炎痛、扑热息痛、阿司匹林等,容易引起肾损害。
1.2、过度喝饮料
软饮料和运动饮料的过度摄取会间接损伤肾,人体内的酸碱度为7.2,这些饮料普遍为高度酸性,饮用后体内酸碱度明显改变。
1.3、吃过于松软的面包
面包和糕点中有一种食品添加剂溴酸钾,吃起来口感松软,但过量食用会损害人的中枢神经、血液及肾脏。
1.4、暴饮暴食
现代人聚餐机会增多,常会吃下过量的“美味”,这些废物大多经过肾脏排出,饮食无度无疑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1.5、饮水过少
如果长时间不喝水,尿量就会减少,尿液中携带的废物和毒素的浓度就会增加。临床常见的肾结石、肾积水等都和长时间不喝水密切相关。
1.6、久居湿地
或冒雨涉水,水湿之气内侵,或平素饮食不节,湿蕴于中,脾失健运,湿邪郁久化热,而成湿热。劳倦过度,损伤脾气,加上饮食失调,造成脾气亏损,累及肾气,水湿内生,郁而化热,酿成湿热。
由于体内湿热淤积,所以身体中表现为油光满面,同时嘴巴也会发苦,舌苔则是表现为黄腻,脉象则是属于滑数。身体的外在体型则是表现为偏胖或者是偏瘦;
脸部的皮肤暗沉、发黄,同时也是比较油腻的;嘴唇颜色比较红,但是牙齿更加的黄,牙龈也是发红;嘴巴发干,同时也会出现口臭的情况,身体中汗味、体味比较重;
男性的阴囊表现的比较潮湿,而女性则会出现白带增多的情况,并且白带的颜色发黄,甚至还容易出现外阴瘙痒;
舌头发红,舌苔发黄,舌质也是红色的;性格也会变得更加的暴躁,更加容易被激怒。
3.1、越懒越要运动
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数都是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运动可以缓解压力,促进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3.2、饮食清淡适量
肠胃系统关系到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发炎反应。
3.3、避环境的湿气
我们人体内产生湿气,除了自身代谢的问题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环境有关。经常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就容易导致湿气入侵体内。不要直接睡地板。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
1、薏米生
薏米性味甘淡,能健脾祛湿。适用于脾虚泄泻、水肿及风湿人士。可用生薏米煲粥食用,亦可加入淮山(打碎)同煮。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等功效。
2、芡实
芡实性平和,药味甘涩。芡实有补中益气、健脾祛湿、滋养强壮的作用,它与莲子有些相似,但其收敛镇静的作用比莲子强,适用于慢性泄泻和小便频数、梦遗滑精、妇女带多腰酸等。
3、山药
山药是比较常见的养生佳品,虽然对于去湿气没有直接的效果,但是可以帮助健脾补肾,间接的可以让体内湿气排出。
4、姜
姜也是祛湿良品,平常做菜肴可以适当加些姜蓉姜片调味,也可以做子姜为主食材的菜肴(姜爆鸭、子姜炒肉片、子姜炖牛肉等),常水中作业的人群则建议常喝甜酒姜汤。紫姜的祛湿效果最好,建议食用紫姜。
1、砂仁粥
材料:粳米100克,砂仁3克。砂仁研末备用。粳米淘净,放入砂锅,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至粥烂粥稠,放入砂仁末,再煮1-2沸即成。
功效:具有暖脾胃,化湿行气消胀的功效。尤其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或伴有大便溏稀,或者腹胀、恶心欲呕、口中粘腻或者妊娠呕吐的人群服用。
2、豆蔻砂仁荷叶饮
白豆蔻2克,砂仁2克,荷叶1/2张。将荷叶洗净,切碎,与洗净的白豆蔻、砂仁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水,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煨煮20分钟,药汁当茶饮用。
功效:具有消食宽胀,行气和胃的功效。尤其适用于痰湿体质人群,脂肪肝、高脂血症伴有腹胀、大便粘腻等不适的人群服用。
3、砂仁茶
砂仁1.5克。将砂仁放入茶杯中,用沸水冲泡。代茶,频频饮用,可连续冲泡3-5次。
功效:有健脾行气消胀的功效。尤其适用腹胀、胃脘胀闷伴有食欲不佳或不思饮食的人群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