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胆石症的诊断标准
胆结石的临床表现与胆结石的部位、大小、有无胆管梗阻、胆管梗阻程度以及有无并发症等因素有关。
1.1、症状与体征 :胆结石在“静止期”(即无胆道梗阻与感染的时期)可无明星的症状和体征,或仅表现为一些非特异性的消化道症状,如肝区或上腹部钝痛、厌食油腻食物、泛酸、嗳气、烧心、腹胀等所谓“消化不良”或“慢性胃病”症状。当结石阻塞胆道或继发感染时,则出现较典型的临床症状。
1.2、实验室的检查
1.2.1、血常规:急性发作期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多数患者白细胞增高的程度与合并感染的轻重向并行。
1.2.2、肝功能:胆石病反复发作,可引起轻重不同的肝脏损害,肝功能试验可发现异常,如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血清胆红素增高。
1.2.3、影像学检查。
2、什么是胆石症
简短地说,胆石症就是胆囊结石。由于肝脏代谢障碍或胆道运动功能失常,导致胆汁中的固体成分沉淀,在胆汁流速缓慢、胆汁浓度较高的胆囊里,形成结石。胆结石小的如米粒,大的甚至如核桃,可以是一粒、两粒,也可达数千粒。前几年我们做了一例胆囊切除术,胆囊内的结石竞有1720粒。一般情况下,结石一旦形成就会越积越多,越长越大。如果有结石卡在口径比较细的胆囊管。就会引起相当剧烈的上腹疼痛,疼痛可以放射到后背及右肩部,病人还常伴有恶心及频繁的呕吐(干呕),用“死去活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胆绞痛。严重者甚至可发生胆囊化脓、穿孔,黄疸、胰腺炎等。
3、胆石症的病因
胆囊结石与多种因素有关。任何影响胆固醇与胆汁酸浓度比例改变和造成胆汁淤滞的因素都能导致结石形成。个别地区和种族的居民、女性激素、肥胖、妊娠、高脂肪饮食、长期肠外营养、糖尿病、高脂血症、胃切除或胃肠吻合手术后、回肠末段疾病和回肠切除术后、肝硬化、溶血性贫血等因素都可引起胆囊结石。在我国西北地区的胆囊结石发病率相对较高,可能与饮食习惯有关。
1、选用低脂肪、高蛋白、高糖饮食。
2、遵医嘱使用镇痛剂。
3、胆石症急性发作应监测生命体征、尿量及腹痛情况。注意皮肤有无黄染、粪便颜色变化,以确定有无胆道梗阻。
4、术后的护理
4.1、定时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有无血压下降、体温升高及尿量减少等全身中毒症状,及时补充液体,保持出入量平衡。
4.2、T形管护理:妥善固定,防扭曲、打折,防脱落,保持T形管无菌,每日更换引流袋,下地活动时引流袋应低于胆囊水平以下。观察并记录每日胆汁引流量、颜色及性质。夹闭管道时,观察有无体温增高、腹痛、恶心、呕吐及黄疸等不适。
5、健康的指导
5.1饮食要少油腻,宜高维生素、低脂饮食,烹调方式以蒸煮为宜;少吃油炸类的事物。
5.2、适当体育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
5.3、指导病人对异常现象的观察:若持续存在或有腹胀、恶心、呕吐、黄疸、白陶土大便、茶色尿液等不适或伤口红、肿、热、痛等应及时就诊。
1、忌吃含胆固醇较高的的食物:如动物心、肝、脑、肠以及蛋黄、松花蛋鱼子及巧克力等。
2、忌吃含高脂肪食物:如肥肉、猪油、油煎油炸食品。油多的糕点也不宜多吃,因为过多的脂会引起胆囊收缩,导致疼痛。
3、忌借节日或亲友聚会时大吃大喝:因为暴饮暴食会促使胆汁大量分泌,而胆囊强烈的收缩又会引起胆囊发炎、局部绞痛等。
4、忌食辛辣刺激的调味品:如辣椒、辣椒油、五香粉、胡椒面等。
5、忌烟、酒、咖啡等:这些带有刺激性的食品能使胃酸过多,胆囊剧烈收缩而导致胆道口括约肌痉挛、胆汗排出困难而诱发胆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