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食疗养生 >> 利胆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胆囊炎,治疗胆囊炎
2017-02-15阅读:10316 学员编辑 收藏
一、中医治疗胆囊炎方法
二、胆囊炎护理措施
三、胆囊炎不能吃什么

中医治疗胆囊炎方法

1、白术白芍治慢性胆囊炎

【功能主治】敛阴止痛,理气健脾。主治慢性胆囊炎。

【偏方组成】土炒白术12克,酒白芍、陈皮各10克,防风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48例,痊愈38例,好转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7%。

2、党参合欢皮治慢性胆囊炎

【功能主治】补脾运中,疏泄肝胆。主治慢性胆囊炎。证见右胁疼痛,痛连右肩胛及右背,食荤及脂肪过多则疼痛加剧,经年累月不愈,体质偏虚,属脾虚肝郁症。

【偏方组成】潞党参、合欢皮各15克,炒白术、白茯苓、陈香橼、金铃子各12克,广除皮6克,甘草、广木香山5克,广郁金10克,参三七末2克(分冲)。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亦可以此方数倍量,共研细末,过100目筛,水泛为丸如莱菔子大。每服10克,每日3次,开水送下。1个月为1疗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36例,其者痊愈21例,好转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7%。

中医治疗胆囊炎方法

3、中医治疗胆囊炎的其他偏方

3.1、每天早上一个煮的烂烂的猪手,一瓶啤酒温热,一起吃掉。

3.2、三两江米炒黄擀成面,加上一个猪苦胆汁,再炒炒,捏成丸,早晚各吃一粒。

3.3、鲜嫩小麦秆100克(采取春天已灌浆,尚未成熟的小麦),白糖少许。麦秆加水煮半小时左右,加白糖使之微甜代茶饮,每天半小碗,一日3次。

3.4、红瓤西瓜14克,冻粉1.5克,白糖60克,香蕉油1滴,清水90克。西瓜瓤去掉种子,切碎,挤出瓜汁,冻粉切成寸段,在瓜汁中加白糖15克,放入冻粉煮化,搅均匀,凉透,凝结成冻,即成西瓜酪。清水加入剩余白糖烧开,凉透,加上香蕉油,把西瓜酪割成小块,在盘子四周浇上糖水即成。——适用于胆囊炎,胆石症。

胆囊炎护理措施

1、饮食护理

胆囊炎患者在发作的时候,在消除炎症的同时,应当采取禁食的措施。当症状有所缓解以后,可以吃点流食,比如豆浆、果子汁、素菜汤、浓米汤等。慢性胆囊炎患者可以吃点瘦肉、鸡肉、鱼肉及蔬菜、水果泥等低脂肪、低胆固醇半流质食物。同时平时应当多喝白开水,促进胆汁的排出。

中医治疗胆囊炎方法

2、工作活动

急性胆囊炎患者在发病期间卧床休息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病情才会平稳,慢性胆囊炎患者在运动的时候也应当慢一点,不可以过度运动。因为大量活动是会造成疲劳的,这是临床上面诱发胆囊炎的主要病因,而且活动量比较大,消耗的热量比较多,需要补充的能量就越多,这样会大大降低胆囊的负担。

3、一般护理

术后第1天:肠蠕动恢复后,可饮水,饮水后无腹胀不适,可进流食。忌牛奶、豆浆。

术后第2天:进流食后如无不适,可进清淡半流食两天。

术后第4天:进清淡半流食后如无不适主诉,可进普食。

胆囊炎不能吃什么

1、辣椒

由于辣椒素的刺激,引起胃酸分泌增加,胃酸多了可引起胆囊收缩,胆道口括约肌痉挛,造成胆汁排出困难,从而诱发胆囊炎、胆绞痛及胰腺炎。如川椒、辣椒、辣油等,应忌食。

中医治疗胆囊炎方法

2、高脂食物

胆囊炎患者倘若吃了油腻或高脂肪食物(如花生、牛奶等),会引起复发,从而加重病情。因为一旦胆道系统发生炎症,胆汁的排放就受到阻碍,胆汁的主要成分胆盐的排出量也相应减少,从而削弱了消化脂肪的能力。所以,胆囊炎病人常常会因吃了油腻和高脂肪的食物无法消化,而造成右上腹剧痛,导致胆囊炎病复发,从而使病情加重。

3、蛋类

得了胆囊炎再吃些高脂肪、高蛋白的食品,会加重胆囊的负担,不利于炎症的恢复,严重时还会感到疼痛。为此,有这类疾病的人不要吃蛋类、辛辣食品和刺激性强的调味品,还有油性大的食品。

4、过冷、过热食物

温热的食物能使胆管口和胆管壁的肌肉松弛,有利于胆汁排出,而过冷或过热的食物可使胆管括约肌痉挛,从而引起胆囊区的隐痛和绞痛,故应忌食。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