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祖先特别珍惜自己的身体,所以中国人也是非常善于养生的民族。“养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内篇》中。所谓养,是指滋养、培养、保养、养育、修养;所谓生,是指生命。养生就是通过身心养护,以获得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中国古人所讲的养生,主要是指“内养”,也就是说要从改善身体的内环境入手,通过内视入静、呼吸调节、意念冥想、肢体导引、欲望管理等一系列的手段,来达到身体免疫力的提高。
中国古人向来认为“天地是个大宇宙,人体是个小宇宙”,所以不提倡人们总是把目光盯在外部世界上,而是应该以天地万物的变化机理来作为调节身心的依据,以此达到天人合一的美妙景界。因此,中国的儒、释、道、医、武等各宗各派无不把“内视”作为养生的关键途径。
养生者“内视”的对象
古人内视的习惯源于对自身体内资源的珍惜,养生者“内视”的对象包括:丹田、气血、经络、穴位、腑脏等。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即衰,戒之在得。这说明孔子非常重视人体内气血资源的健康状况,他认为,性欲、物欲、利欲等,都会影响到身体内部的平衡,所以一定要很好地进行约束。
孟子 曰“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持其志,无暴其气。......吾善养吾浩然之正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在孟子看来:一方面,毅力、志向是人体之气的统帅,有志向的人完全可以驾驭自己的气血运行;另一方面,为了实现人生志向,人就不应该轻易浪费气血资源。总之他认为,追求道德真理的人,是内心纯正的人,所以胸中总有浩然之正气。不讲道德的人,是欲念杂乱的人,也是体内气机逆乱的人。
中国古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在《上张安道养生诀》中描述自己常用的养生方法:每夜于子午后,披衣起,面东若南盘足,口齿三十六通,握固,闭息,内视五脏:肺白、肝青、脾黄、心赤、肾黑。次想心为炎火,光明洞澈,下入丹田中,待腹满气极,即徐出气,出入均调,即以舌接唇齿内外。苏轼这种内视方法可能是与传统的阴阳五行观念有关,能够想像象人体的五脏具有五种颜色,说明人进入了入静的状态,外部世界已经无法吸引人的思维意识了。
内视在养生中往往可以起到抵御外界诱惑、降低身体损耗的作用。所以老子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人们应该“致虚极,守静笃”,“塞其兑,闭其户”,“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优”。庄子则认为“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清必静,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
《易经.艮卦》曰:“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意思是,集中注视背部命门,就能得到身心缥缈的美妙感觉,即使有人走进院子里,也会对他视而不见。这样做,对身体有益无害。据历史学家考证,中国明朝的大学问家林兆恩,曾经发明了“艮背功”养生法,教人学习后,治好了很多老百姓的疾病。
幻觉与故步自封:内视的误区
内视固然有其养生的积极意义,但也容易使养生者进入幻觉世界,甚至有的人会把内视过程中发生的幻觉作为所谓的“特异功能”,有的人宣称自己刀枪不如,有的人宣称能发放外气,结果导致了愚昧迷信现象的发生。
善于“内视”的人,特别重视自己身体的不良变化,也能够及时进行身心调节,所以患病的机会比较少。当然,过分注重“内视”的人也可能会轻视对外部世界的改造,身体的良好状况无法带来生产力的提高,这是传统文化的弊端。
从历史角度来看,中国人过于重视养生“内视”,民族性格过于含蓄和内敛,缺少了一种开拓进取的精神,忽视了对外部世界的改造,以至于科技和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养生文化后来之所以在中国日渐没落,与中国人力图接轨世界先进文化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遗憾的是,由于丢弃养生内视的习惯,我们将为自己的物质追求付出很大的身体代价。
现代人面对的外界诱惑太多,视线很少能收敛在身体内部,目光总是锁定在物欲目标上,眼球也往往被商家所征服。实际上,现在的中国人已经很少有人去主动“内视”了,所以也很容易忽视自己身体的不良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