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他人的洗漱用具(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修足、纹身、扎耳环孔等尽可能到正规场所。
尽量减少输血。不是十分必须时不要轻易输血及血液制品。必须输血时要尽量用志愿者的合格血液。长期大量输血者,受血前1个月接种乙肝疫苗,产生抗体后,再接受大量输血。杜绝注射器反复使用,保证一人一针一管。
注射乙肝疫苗增加抗体是主要的方法,这才是预防乙肝的佳方法,建议我们应该注射乙肝疫苗一定要按照注射乙肝疫苗的程序进行,同时要注射三针,并在注射完乙肝疫苗,检查是否产生乙肝表面抗体以确定接种有无效果。没有产生抗体者,及时复种。
对接触者进行隔离。为了防止传染给更多的人,在接触肝病患者之后,应该及时的进行隔离检查,直道潜伏期结束,这样就可以避免传染给更多的人。
合理的饮食习惯是预防黄疸型肝炎的基础。病毒性肝炎是可以预防的。预防的重点应应在提高全社会卫生水平上,着重抓好饮食、饮水和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外出归来要洗手,不吃不洁食物,不喝生水。其次,要加强医院消毒隔离,医疗器械要严格消毒,从而阻断医源性传播。
注射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使得机体产生抗体。在接触乙肝病人后及时注射一针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2-4周后注射第1针乙肝疫苗,于1个月及6个月时再注射第2-3针乙肝疫苗,接触甲方肝病人,在2周内,肌内注射含抗甲肝抗体的丙种球蛋白。
3.1、性接触传播(20%)
个体在与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进行性接触或生活密切接触时可通过男性的精液、女性的阴道分泌物引起感染。性交、同性恋性接触及未采取防护措施。
3.2、医源性传播(20%)
由医疗过程中各种未经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的注射器、针头等引起感染或拔牙用具及其它创伤性医疗器消毒不严格而导致感染。另外,吸毒者因共用污染的针头和注射器也可能会导致感染。
3.3、母婴传播(10%)
患急性乙肝和携带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育龄妇女,通过妊娠和分娩将乙肝病毒传给新生儿。
3.4、血液传播(30%)
经血液或血制品传播乙肝病毒。在发达国家献血后的血液都要检查肝炎病毒,因此在这些地区通过受血感染肝炎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1、溶血性黄疸:凡能引起红细胞大量破坏而产生溶血的疾病,都能引起溶血性黄疸。
2、肝细胞性黄疸:各种肝脏疾病,如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各型肝硬化、原发与继发性肝癌、败血症及钩端螺旋体病等,都可因肝细胞发生弥漫损害而引起黄疸。
3、阻塞性黄疸:根据阻塞的部位可分为肝外胆管及肝内胆管阻塞两类。
4、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指胆红素的代谢有先天性的缺陷,发病多见于婴、幼儿和青年,常有家族史。如在婴幼儿时期未死亡而能存活下来者,其黄疸可反复出现,常在感冒或运动、感染、疲劳后诱发,但患者一般健康状况良好。这类黄疸临床上较少见,有时易误诊为肝胆疾病。
1、洋葱
不仅具有杀菌功能,还可降低人体血脂,防止动脉硬化。
2、燕麦
燕麦含极丰富的亚油酸和丰富的皂甙素,可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是保护肝脏的佳品。
3、玉米
玉米含丰富的钙、硒、卵磷脂、维生素E等,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也是养肝护肝不可缺少的食物。
4、海带
海带含丰富的牛磺酸,可降低血及胆汁中的胆固醇;对于我们肝脏的健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5、牛奶
因含有较多的钙质,牛奶可减少人体内胆固醇的吸收;因此才能保护肝脏。
6、甘薯
甘薯能中和体内因过多食用肉食和蛋类所产生的过多的酸,保持人体酸碱平衡,起到降脂作用。
7、大蒜
属百合科植物,性辛、温,味辣。肝病病人宜熟用,含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C等,其提取物具有抗菌、抗病毒、软化血管等作用。
8、空心菜
又名蕹菜,性甘、平,含蛋白、脂肪、无机盐、烟酸、胡萝卜素等,具有解毒、清热凉血等作用。
9、荠菜
为十字花科植物,性平、味甘,含维生素B、维生素C、胡萝卜素、烟酸及无机盐。动物实验表明,可缩短凝血时间,具有止血功效,适合于慢性肝病有鼻出血、齿龈出血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