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是具有传染性的。无论是经过哪种渠道感染的肝炎病毒,只要是感染者体内已经存在病毒了,就会有传染的可能性。
肝炎的分类方法有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以及药物性肝炎。所以并不是所以的肝炎都是具有传染性的。如药物性肝炎,就不具有传染性,但是病毒性肝炎却是具有传染性的。
一般我们说传染的肝炎多数是指病毒性的肝炎,也就是由病毒引起的肝炎,由于感染的病毒不同,病毒性肝炎可分为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等多种。其中甲肝、乙肝是我国比较常见的可以传染的肝炎。
2.1、血液传播
血液传播主要针对的是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血液和体液中均能发现乙肝病毒的存在,特别是急性期的肝炎患者,其病毒数量是非常之高的。如果健康人的皮肤有破损,那么通过破损的皮肤就可以导致血液途径的感染。
2.2、母婴传播
许多母亲因为忽视了体检、孕检等,从来不知自己患有肝炎,如果母亲是急性乙肝患者,那么其子代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可能性会发生乙肝。
2.3、医源性传播
这也是乙肝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如果乙肝患者的血液沾染到一些医疗器械上,而这些医疗器械没有经过消毒就再次给健康人使用,这时候就可能会感染上乙肝病毒。
2.4、性接触传播
乙肝患者的体液也会传染病毒,其中包括唾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这些体液中都含有大量的乙肝病毒,如果健康人与其进行性接触,就容易通过该途径感染上乙肝病毒,最好的预防方式就是使用避孕套。
2.5、粪口途径传播
这主要是甲肝的传播渠道,甲肝主要是由于食物不洁导致的传染性肝病,如果甲肝病毒感染了食物,而被人体食用的话,就可能感染急性甲肝。
从感染上病毒到出现症状要有一段潜伏期,各型肝炎的潜伏期不同,甲肝为2?6周;乙肝为6周?6个月;丙肝为2?8周。无论以何种方式患上了肝炎,经过一定的潜伏期,就会出现相应的表现,如精神不振,乏力,恶心,厌油腻,食欲差,腹胀,右上腹隐痛感,尿色发黄,眼睹、皮肤发黄,有的发热。
检查会发现肝脏肿大并有触痛,实验检查会发现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等(平时在肝细胞内正常存在的一种酶,患肝炎时肝细胞受破坏,此酶就会从破坏的肝细胞内释放出来进入血液,从而使血液中的这种酶的含量升高超过正常的范围)升高。
以上是各型肝炎的共同表现,若分清哪型肝炎,还需进一步检验确诊。肝炎的预后:甲肝预后大多良好,经有效治疗和休息后,90%以上的小儿在3个月内可恢复健康;乙肝病情较重,病程较长,有少数可转变成慢性肝炎;丙肝,病情比乙肝略轻,但有的也易转变为慢性肝炎。
1、乙肝很容易慢性化,治疗时间长,需要休息,影响学业及事业,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
2、影响正常生活。一个人如果感染了乙肝病毒,不仅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干扰正常生活,影响升学、就业、入伍、婚嫁,而且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3、损害肝脏。急性、慢性肝炎患者,各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大多在6个月内恢复,尤其是甲型和乙型肝炎。但如为急性重症肝炎或急性重症肝炎,则病死率很高,可达60%-70%,即使恢复,也往往发展为肝硬化。
4、侵犯其他器官。肝炎病毒可侵犯其他器官,如乙肝病毒标志亦可在肾,胰,骨髓,甲状腺找到。
1、切断传播途径
重点在于防止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主要措施为:注射器、针头、针灸针、采血针等应高压蒸气消毒或煮沸20分钟;预防接种或注射药物要1人1针1筒,使用1次性注射器;严格筛选和管理供血员,采用敏感的检测方法;严格掌握输血和血制品。
2、注意饮食卫生
不喝生水,也不要生食海鲜,因为蛤、蚝以及贝类等容易受到A型肝炎病毒感染。如果要到A型肝炎高感染区旅游,例如中国大陆、东南亚、中南美、非洲等地,最好在出发前注射A型肝炎疫苗。
3、节饮食养护肝脏
饮食一个重要原则是“均衡”。为求速效减肥,三餐只吃水果,而不吃其它食物,或者是“低糖饮食”──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组合,不均衡的饮食增加肝脏负担。
4、谨慎用药
吃进去的药物都必须经过肝脏解毒。除了医师处方药,避免自行服用其它药物,因为服用多种药物容易产生药物交互作用,影响肝脏代谢药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