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西医病因病理
胆囊萎缩多由慢性胆囊炎反复发作,胆囊缩小而致。病理改变主要为胆囊壁的慢性炎症和纤维组织增生,胆囊萎缩的病因是胆囊壁增厚,或瘢痕挛缩和周围粘连,使内腔变窄或完全消失,成为一块瘢痕组织。
1.2、中医病因病机
肝胆气滞情志不遂,郁怒伤肝,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气机不畅,聚于胆腑,胆失疏泄而发病。
胆络瘀阻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胆囊萎缩的原因是肝气郁结,胁痛日久,胆络受阻,瘀血阻于胆腑而致病。
气血亏虚素体虚弱或久病不愈,数用升散、苦寒伐胃之剂,化源匮乏,气血不足,脏腑失养而致本证。
2.1、诊断
病史病人多有慢性胆囊炎、胆结石的病史。
症状与体征可有慢性胆囊炎常见的症状和体征。
B型超声检查胆囊外形显着缩小,囊腔缩窄,胆汁回声很少或无,其内有残存结石者,可形成w·E·S·(壁-强回声-声影)三联征。甚或仅残存一块小的瘢痕组织,与肝门部组织或肠管粘连,声像图难以辨认,胆囊萎缩的诊断只能通过门静脉的走行等来估计残存胆囊的存在。因胆囊萎缩而胆总管代偿性扩张。若B超检查难以明确诊断,或怀疑其他重要疾病时,可选用CT,磁共振或腹腔镜检查。
2.2、鉴别诊断
胆囊萎缩的临床表现与慢性胆囊炎相似,多表现为右胁部不适及消化不良的症状,胆囊萎缩的鉴别诊断主要靠影像学检查。
3.1、西医治疗
只要无手术禁忌症,一般选择手术治疗。
目前主流术式为腹腔镜或开腹行胆囊切除术。但长期的炎性刺激,胆囊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胆囊壁纤维化,术后容易出现胆道狭窄、胆 道灼伤、胆道撕裂伤、胆总管横断伤等严重并发症。因此有必要选择有经验高年资的医师处理。
3.2、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给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忌油腻食物,严重者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充营养、水及电解质。
3.3、中医治疗
胆囊炎症状出现时可以用食物疗法进行处理。
紫花苦菜红糖汤:取紫花苦菜15g洗一遍(一遍即可),放入锅(一般锅即可),加水约1000毫升。煮开后多煮5分钟左右,然后去渣,剩余汤入暖瓶或容器置入冰箱保存。饮用紫花苦菜汤时,必须温服。每次50-100毫升,每天三次,先把红糖放入杯内,把烧好的紫花苦菜汤 倒入杯中充分搅拌,待温时喝下,红糖(最好是百货店里散装深颜色的普通红糖),红糖加两三勺。饭后30分钟服。
1、肝都气滞。宜食疏肝解郁之品,如萝卜、金橘、山楂、刀豆、大白菜、芹菜、冬瓜、茴香、橙子等。食疗方:胡椒、砂仁肚(胡椒、砂仁、生姜、大枣、猪肚)。
2、肝胆湿热。宜食清胆利湿之品,如李子肉、茯苓、莲子、紫菜、海带等。食疗方:金钱竹叶粥。
3、肝胆脓毒。宜食清热利湿解毒之品,如绿豆、荠菜、高粱、芹菜、苋菜等。
4、蛔虫上扰。宜进食乌梅以助安蛔止痛,或生食南瓜。
1、饮食一定要规律,这样胆囊的收缩才不会紊乱,可减轻炎症;
2、多吃蔬菜,清淡食品,少吃高脂肪,含油多的食品,这些容易增加胆囊的负担,诱发腹痛等症状的出现。
3、采用中医辩证治疗,可有效减轻症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