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急性胆道炎病因
感染:细菌或寄生虫感染均可造成胆管的急性炎症。
胰液反流:胰液进入胆管,被激活的胰酶腐蚀胆管而产生化学性炎症,在此基础上也易产生继发感染。
胆管狭窄:胆管结石既可使胆流不畅,又可因机械刺激使胆管壁产生炎症或溃疡;手术创伤,或造影检查,均可给胆管壁造成损伤、结疤而狭窄,使胆流不畅而诱发感染和炎症。
1.2、慢性胆道炎病因
与急性胆管炎相同,但程度较轻,临床症状也很轻,未引起重视,未及时治疗而逐渐成为慢性胆管炎。
急性胆管炎未得彻底治愈,演变为慢性胆管炎。
胆管炎有个很特殊的表现就是疼痛,第二个就是发烧,第三个是出现黄疸。胆管本身就很窄,只有四五个毫米左右的宽度。一旦胆管出现了炎症,管道的胆汁流速就会非常的细小,导致胆汁分泌,出现剧烈的胆绞痛。
除了出现胆绞痛的情况,还会伴有发烧症状出现,同时也会有黄疸的出现。这个时候,需要进行治疗,把炎症消掉,才会止住疼痛,不然会很严重。如果在进行用药后,胆管没有太大的毛病的话,一般是不需要进行手术,只要用药后,胆汁流量趋于正常水平,胆管炎的症状都没有了,就行了。如果胆管内出现结石,或者是管道畸形的话,就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了。
当胆管发炎到医院进行检查时,医生会让做一个血常规的检查,这个是影像学的诊断。在这个血象检查中,可以看出白细胞升高,还有中性粒细胞也出现升高的状态。这就是胆管炎的一个标志性的检测。
这个时候就需要做彩超,需要检查腹部中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如果实在看不清楚的话,就需要做一个磁共振,因为患者在出现胆管炎时,也会伴有腹胀的症状,出现合并性化脓的情况,患者就会有腹胀腹痛的感觉。那么腹部就有会很多气体,用彩超检查就会看不清楚,干扰很大,看的见胆囊,看不清胆道,需要用磁共振进行检查。
做ct也是可以进一步看清胆道没的情况,看清楚病因,才能去治疗。这三种方法是现今检查胆管炎的主要方法。
1、慢性胆管炎
用手术方式,去除梗阻因素,保证胆道引流畅通。在急性发作,先控制感染,等病情稳定后再施手术。切开胆管取除结石或蛔虫,并作T形管引流。如有奥狄括约肌狭窄,可作括约肌成形术,如有胆总管下端梗阻可作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或胆管空肠Roux-y吻合等胆肠内引流术。为解除感染病灶,应切除胆囊。肝内胆管狭窄者,须彻底了解其病理变化,解除其梗阻原因。
如作肝内胆管狭窄段切开,并清除肝内结石,然后作Roux-y式胆管空肠吻合。奥狄括约肌成形和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后容易发生逆流性胆管炎。
2、急性胆管炎
手术解除胆管梗阻,使胆管压力减低,引流通畅。但在疾病早期,急性单纯性胆管炎,病情不太严重时,可先采用非手术方法。
对非手术治疗无效,并由单纯性胆管炎发展成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应及时采用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包括解痉、镇痛和利胆药物的应用,其中50%硫酸镁溶液常有较好的效果,用量为30~50ml一次服用或10ml日3次;胃肠减压也常应用;大剂量广谱抗生素的联合应用很重要。
应根据血或胆汁细菌培养以及药物敏感试验,调整合适的抗生素。如有休克存在,应积极抗休克治疗。如非手术治疗后12~24小时病情无明显改善,应即进行手术。即使休克不易纠正,也应争取手术引流。对病情一开始就较严重,特别是黄疸较深的病例,应及时手术。手术死亡率仍高达25~30%。手术方法应力求简单有效,主要是胆管切开探查和引流术。应注意的是引流管必须放在胆管梗阻的近侧,在梗阻远侧的引流是无效的,病情不能得到缓解。如条件允许,还可切除。
患者要注意饮食,平日应以低脂饮食为主,不吃肥肉或油炸等高脂肪食物。核桃、花生仁、腰果等富含油脂的食品也宜少用,且不宜过饱。还有以植物油为主,不吃或少吃动物油,多吃蜂蜜、香蕉等以保持大便畅通。
多吃蔬菜、水果、香菇、木耳,减轻炎症的发生。 酒是大禁忌,患者要戒酒并尽量不接触易导致胆囊炎急性发作的辛辣刺激性食物。有胆石病的人应积极排石,有寄生虫病者要及时驱除体内寄生虫,消除诱发急性胆囊炎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