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认为太极是属于老爷爷、老奶奶的健身方式,如果你还认为太极是男性专属的领域,那你可就太落伍了。你知道吗?太极现在可是引领时尚的健身方式。
太极引领时尚
太极是我国几千年传统文化遗留下来的瑰宝,它是一项心静体松、柔缓自然、连绵不断、动静结合、着重自我控制和意气诱导的健身运动。它的动作柔和平稳、细腻委婉,感情的抒发、气息的流畅、形体的自然圆活,达到了高度和谐统一。
尽管太极存在各种流派,在力度、速度以及表现的含蓄程度上各有差异,但在基本特点上各式太极还是一致的。太极讲究以静待动、后发先至、走化旋转、以柔克刚,强调静、松、柔、活、稳的基本训练,因此也就很自然地发展成松静、圆活、柔缓、沉稳的健身运动。从心静体松、中正安舒、气沉丹田、意念引导、动中寓静等要领,也说明太极力求达到内养平衡,重视意气的修炼,充分调动了人体潜能。太极尽管动作柔缓,但却是以动为主、动中寓静,对锻炼身体的力量、平衡、协调、柔韧等很有帮助。太极的意念及呼吸,要密切配合动作,因而意、气、力三者是围绕动作来统一的。
太极其实是一种男女老弱皆适宜的,对多种慢性疾病有着显著疗效,以健身、防身、修身为目的,行神兼备、内外兼修的健身运动。
太极魅力 无处不在
太极具有强身健体、搏击技艺的双重性,就连旅居休斯敦的著名陈式太极拳十九代传人、美国陈式太极拳总会会长程进才先生也为姚明支招:“如果小巨人真正学会太极,就有可能成为NBA的巨无霸。”
练习太极除全身各个肌肉群、关节需要活动外,还要配合均匀的呼吸,并且特别要求在练习时,尽量做到“心静”、精神贯注。因此,练习太极可调节身心,如果持之以恒,对人体各器官、系统都十分有好处,可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
1.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练习太极时要求精神贯注,不存有杂念,即要“心静用意”。这样,在意识的支配下,人的意念始终集中在动作上,排除了大脑其他思绪的干扰,专注于指挥全身各器官系统机能的变化和协调动作,使神经系统受自我意念控制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思想高度入静,以意导体使大脑皮层进入保护性抑制状态,可以消除大脑神经的紧张疲劳,清醒头脑,活跃情绪,修复神经系统的平衡,消除一些慢性病的病灶。
2. 对心血管的影响
太极柔和协调的动作,会促使血管弹性增高,血管神经稳定性增强更能适应外界刺激。太极与剧烈运动不同,运动以后舒张压会下降,长期坚持锻炼,有利于防止高血压、血管硬化,并且有利于健康长寿。
3.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在练习太极时,常常伴随着深长的腹式呼吸,做到“气沉丹田”,这样就加强了膈肌的运动。膈肌的运动不仅促进呼吸的深长,还增加了内脏的蠕动,促进腹腔的血液循环和肠胃消化能力。
4. 对骨骼肌肉的影响
太极要求立身端正、步伐稳健,关节伸屈灵活,会使人养成良好的体型,锻炼有力的下肢,培养灵活、柔韧、协调的素质,这对人们保持青春、防止衰老会发挥良好的作用。
太极是一种合乎生理规律、轻松柔和的健身运动,它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着良好的影响,加强了心、血管与呼吸的功能,能减少体内淤血,改善消化作用与新陈代谢过程。
太极拳
仆步穿掌(穿掌下势)
右腿屈膝全蹲,左腿向体前伸直,全脚踏实地面,成左仆步,右手上举成勾手,举于身体右侧,左掌顺左腿内侧。
向左腿穿出,掌心向外,指尖向前,眼看左掌。
注意:穿掌时,上体微向前倾以助其势。
攻防含义:用右勾手刁住其腕,左掌插入对方裆下将对方掀起。
弓步贯拳(打虎式)
右腿屈膝成右弓步,右拳向左屈肘平贯,停于右额前,拳心斜向外,左拳向右平贯,停于右肋前,拳心斜向下,目视左前方。
注意:松腰落胯,力在拳面。
攻防含义:假设对方右手向你胸部击来,你即以右手粘住其腕,左手粘住其左肘向右后下方捋去,右手拳横击其头部。
右蹬脚
左腿支撑,右腿屈膝上提,右脚尖上勾脚跟用力,向左前上方蹬出,两手手心向外撑开,两腕与肩平,两臂展于身体两侧。
注意:练习本势时顶头立腰,蹬脚高于水平,中心保持稳定。
攻防含义:用手分拨开对方进攻,随即用脚蹬踹对方。
太极剑
虚步截剑(乌龙摆尾)
右腿屈膝半蹲,右脚前掌点地成右虚步,右手持剑向右向下截按,剑尖略下垂,左手剑指举于左上方,掌心斜向上,目视右前方。
注意:右臂略屈,剑身置于身体右侧。
独立反刺(大魁星势)
左膝提起成独立步,右手持剑经头右侧上方前反手立剑刺出,力注剑尖。左手剑指向上指出,高于眼平,目视剑指。
注意:上体保持正直,顶头竖项,下颚内收。
太极扇
戳脚撩扇
重心在左腿,右脚向前、脚跟着地,右手握扇至右腹前开扇,扇骨与右臂同方向,扇面侧立,扇顶斜向前上方,左掌合至右臂内侧,掌心向右,指尖斜向上,目视扇顶。
注意:上体稍向前倾,脚尖上翘。
虚步亮扇(白鹤亮翅)
右腿屈膝半蹲,左脚前掌着地,成左虚步,右手在头前方抖腕开扇,扇面朝左,扇骨竖直,左掌按于左胯旁,目视前方。
注意:定势时立身中正,顶头松肩,两臂半屈呈弧形。
叉步反撩(挥鞭策马)
右脚尖外撇,屈弓,左腿自然伸直前脚掌着地成叉步,上体右转,右手持扇向右下背手后撩,扇骨贴住右臂,扇面与地面垂直,左掌亮掌举于头侧上方,手心斜向上,目视右扇。
注意:扇骨与右臂方向一致,扭腰转头向右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