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这项运动似乎听起来是年老一族的运动,但是如果你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如今练习太极拳已经不再是年老一族的专利,现代年轻一代其实也可以潮练太极拳,这不但让你变得更有魅力,还能舒展筋骨。
与其他在动作中表现力道的拳法不同,看似徐柔和缓的太极拳动作的原则是“松、柔、静、美”,在出拳时,必须时刻注意放松身体的肌肉,才能真正藉由拳法达成促进身心的健康的功效。
那么,什么是‘松、柔、静、美’呢?
“松”就是放松身体与心情。
“柔”就是动作与呼吸都要柔和,但是又要做到柔中有力有规矩。
“静”就是心情要能平静,专心一致,这样子气自然就能周流于全身。
“美”就是当你达到‘松、柔、静’这三个原则时,你的举手投足自然变得协调完美。
要达到这些要求,有一些动作要领必须了解,太极拳的基本姿势大概有以下六点:
一、虚领(灵)顶劲
是说脖子与肩膀要放松;虚领是指颈椎要一节一节顶起来,颈椎放松,虚灵是指头脑思绪不可以杂念纷飞,而头顶像是有一根细丝,将头部往上悬吊起来。脖子不放松,头部转动也就不灵活,进而影响全身的动作与协调度。如果头颈的顶劲不能领起,那么身体就会松垮塌陷,全身架构不能建立。虚灵顶劲能帮助动作正确地做到头正颈直,而且又要不能僵硬或歪斜。
练习的时候双眼平视,而下巴略收,下巴一收,则颈椎自然伸直,全身的血脉舒畅,并促进血液循环。头上仰或头下倾都是不可以的。
二、涵胸拔背
涵胸拔背可不是凹胸驼背。当初太极拳提出这个观念的意义,是见其他家拳法姿势多为挺胸塌腰,因此提出涵胸拔背的说法来调整。不刻意挺胸就是所谓的涵胸,如此一来呼吸自然顺畅、空气并可轻易的到达腹部,而不是郁滞胸口,造成呼吸不顺;所谓拔背,并非把背脊拱起来,人体胸椎本来就是略微后曲,这使生理上保持身体的弹性张力,涵胸拔背的要求是前后相对应,让身体充实饱满,胸腔自然舒展,并且能练习通背之劲。
三、沉肩坠肘
沉肩是肩膀自然放松下沉,不须刻意用力,不耸肩,一耸肩就容易造成紧张、僵硬。‘坠肘’是指弯曲手肘,太极拳中除了少数动作之外,其余的动作,手肘都不会外开上翻,而是保持肘尖放松下垂的状态,耸肩翻肘手肘一往外翻,肩膀就容易耸起,反而造成两腋下的空门,一方面容易被攻击、制服,一方面带给肩膀压力。
四、气沉丹田
指左右的地方。而‘丹田’的意思,‘丹’指的是能量精华,‘田’是生产中心。一般所称的丹田是指‘下丹田’,‘中丹田’位于心口膻中穴处,‘上丹田’在两眉心之间。前段介绍的腹式呼吸法,就是在吸气时将空气下压引入丹田,让丹田自然鼓出;直到呼气时再缓缓的将丹田之气吐出,使腹部自然收回。丹田随呼吸吐纳张缩的同时,将呼气体下压至丹田的动作带动膈膜,能够一起按摩肝脏、胰脏等器官,同时腹腔、盆腔的收缩运动也能够促进大小肠的蠕动与体内的淋巴循环。
五、松腰活胯
腰为上下身的连接处,是上身与下半身协调的关键,也是劲力转换发送的枢纽。胯是指人体前面大腿与骨盆腔接处,腰是指人体背后脊椎十四到十六椎处,前后要求动作能一致协调就是腰胯合一。古人说‘腰如车轮’,是说腰要像车轮一样灵活转动,不可以死板僵硬。腰要活,同样也要松,而且要注意胯,腰胯是一体的,胯会影响到下半身的运作,腿部行走的灵活度,‘松腰活胯’能够强化肾脏功能,使你做出来的是一连串流畅的动作,走路不会像机器人一样僵硬。
六、虚实分明
练习太极拳,动作要虚实分明,说简单一点就是重心的转换要明确,太极拳在练习时,要求动作快慢相间,阴阳配合,这时候脚步的转换很重要,要迈步如猫行,把重心明确的落在左脚或右脚,这样子对于人体的平衡感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对于膝盖以及腿肌都有强化的功效,防止老化及强化肌耐力都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