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卦掌与太极拳哪个难
太极拳是属于内家拳的一种,在内家拳中药注意的是意到手到,气沉丹田。
其次,在演练时必须分清虚实,很多学生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不能达到意到手和气的运行。
意念不能跟随动作,动作不能一气呵成。练太极拳,是不能停的,你必须把动作连贯下去。很多人做不到这一点,更有很多人没有放松。为了达到这个要求,你必须每天练习。
你要意到手,而且每一个动作都这样做,进一步达到意气力的一致。
八卦掌则较太极拳更为复杂,它主要是边走边练,“走”要靠腿,以步带腰,以腰带掌,下盘功夫至为重要。
训练八卦的内功和发劲时,随着各种招式的刚与柔,速与缓表达出来。刚柔是两个对立面,你要发劲,必须懂得刚与柔。越柔越松,发劲就会越强。这是刚柔的一方面。
要想柔和松,必须学会用意念支配;欲使意念由大脑指导身体的各个部位,需要花很长时间锻炼,才能达此境界。
相比之下,八卦掌比太极拳更难练成。
2、八卦掌的理论基础
一般人认为八卦拳是内家拳一种,又称寪武当派一个派别,所谓内家也,和武当派也,究竟是不是不重要,武术这种学问就性质来说,把它分成刚和柔二种,或许容易使人了解,譬如少林拳,要练成快有力,是属于一种磾的功夫,太极拳行动很缓慢,出手和出脚似不用力,这是属于柔的一种,也就是软的功夫,当然也有许多拳介于两种之间的。有时用柔,有时却用刚,也有些拳,一部份的动作是柔另一部份作是刚,所谓刚柔相济。八卦拳在我想起来,是刚柔相济的一种,不过八卦拳的柔和太极拳的柔是不同的。
3、太极拳的理论基础
太极拳起源于中国,是综合了历代各家拳法,结合了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吸取了汉族古典哲学和传统的中医理论而形成的一种内外兼练、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 其动作刚柔相济,既可技击防身,又能增强体质、防治疾病的汉族传统拳术,太极拳历史悠久,流派众多,传播广泛,深受人们的喜爱, 太极拳虽然在套路、推手架式、气动功力等方面各派有异,但都具有疏经活络、调和气血、营养腑脏、强筋壮骨的功效。太极拳作为拳术之一,早期曾称为“长拳”、“绵拳”、“十三势”、软手,至清朝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山西武术家王宗岳着《太极拳论》,才确定了太极拳的名称。“太极”一词源出《周易·系辞》,含有至高、至极、绝对、唯一的意思。
1、八卦掌属内家拳,练好八卦掌不仅要求练功刻苦,更要讲究其方式和要领,要有明师指点。练好八卦掌有以下九个要求:要腰往下塌,尾闾上提。要实腹宽胸,开胸顺气。要谷道内提。要舌顶上腭,头顶悬。要双肘里裹,沉肩坠肘。要松肩活臂,臂如拉弓。要尾间下垂,立如牌坊。要缩两肩与两胯,肩胯极力回缩。要起落钻翻分明,起为横,落为顺,钻为穿,翻为打,起落钻翻如机轮转动循环无间。
2、八卦掌,主要是要顺其自然,要深究其哲理。要快打巧打,切忌蛮干死拼拙力,实战中往往是一搭手,就能立分高下,有时即使未搭手,行家一伸手,自己亦心知肚明不必推来推去,纠缠不停。
1、太极拳的动作徐缓舒畅,要求练拳时正腰、收颚、直背、垂间,有飘然腾云之意境。清代拳师称“拳如大海,滔滔而不绝”。同时,还很重视练气,所谓“气”,就是修炼人体自身的精神力,这是作为太极拳的特点之一。
2、静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练拳都要求思想安静集中,专心引导动作,呼吸平稳,深匀自然,不可勉强憋气;中正安舒,柔和缓慢,即身体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动作如行云流水,轻柔匀缓。
3、动作弧形,圆活完整,即动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转换圆活不滞,同时以腰作轴,上下相随,周身组成一个整体;连贯协调,虚实分明,即动作要连绵不断,衔接和顺,处处分清虚实,重心保持稳定;轻灵沉着,刚柔相济,即每一动作都要轻灵沉着,不浮不僵,外柔内刚,发劲要完整,富有弹性,不可使用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