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运动养生 >> 中华武术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防身武术,武术练习方法
2018-01-14阅读:10813 学员编辑 收藏
一、可以防身的武术有哪些
二、练习武术的好处
三、练习武术的注意事项

可以防身的武术有哪些

1、可以防身的武术有哪些

1.1、截拳道

截拳道是李小龙所创立的融合世界各种武术精华的全方位自由搏击术,李小龙的功夫里既有其师从叶问时咏春拳的影子,也有来到美国后融合西方拳击的创新。“截拳道”意思就是阻击对手来拳之法,或截击对手来拳之道。截拳道倡导搏击的高度自巨,李小龙截拳道讲求抛弃传统形式,忠诚地表达自我。“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是截拳道的纲领和要义。

1.2、跆拳道

跆拳道直译过来就是“拳与脚的艺术”。是巨前为止世界上最盛行的功夫门派,也是韩国的国民运动。“用‘拳打脚踢’来形容跆拳道最合适不过。”鲁尼说:“如果你喜欢慢节奏的、华丽的踢褪,就像多数电影里演的那样。跆拳道应该使你最好的选择。”可以防身的武术有哪些

1.3、泰拳

泰拳最初以徒手搏斗的形式起源于泰国主要运用人体的拳、腿、膝、肘四肢八体八}由武器进行攻击,出拳发腿、使膝用肘,发力流畅顺达,力量展现极为充沛。

2、什么人适合练习武术

“禅武同源,禅拳归一”是少林武术的独特之处。少林功夫以禅入武身心两修,以禅定清修功夫为根基,泯灭争强好胜之心,屏弃尘俗纷扰之念。练武之人需要在清静的环境下练功,才能达到收心敛性,屏虑入定的同时强身健体,增强自我防范。少林武术讲究刚柔并济,动静结合。能文能武,能刚能柔,一直是从古至今人们所追求的一种至高境界。以柔制刚,以刚制柔,刚柔结合是练武的最高境界,根据个人体质和兴趣偏好,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喜欢的武术加以练习。可以防身的武术有哪些

3、练习武术的基础方法

3.1、徒手对练

是运用踢、打、摔、拿等方法,按照进攻、防守、还击的运动规律编成的拳术对练套路,有时打拳、对擒拿、南拳对练、形意拳对练等。

3.2、器械对练

是以器械的劈、砍、击,刺等技击方法组成的对练套路,主要有长器械对练、短器械对练、长与短对练、单与双对练、单与软对练、双与软对练等多种形式,常见的有单刀进枪、三节棍进棍。双匕首进枪、对刺剑等。

3.3、徒手与器械对练

就是有一方是空手练习,另一方则是持有器械进行的攻防对练的套路,像空手夺刀、空手夺棍、空手进双枪等练习套路。

3.4、集体演练

集体演练是集体进行的徒手、器械或能手与器械的演练。在竞赛中通常要求六人以上,可变换队形,图案,也可用音乐伴奏,要求队形整齐、动作协调一致。可以防身的武术有哪些

练习武术的好处

1、健体修心

武术始终让个体的心身处于不断的协调配合当中,并适当加以外在的压力进行艰苦的训练,达到与常人不一般的体质特征。如有力,强健,有毅力等。练习武术的核心就是强身健体,修心养性,陶冶情操,讲武德。

2、治安防身

从古至今,武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很好的保护自己、家人甚至我们的国家安危。

通过智慧和力量的组合,可以完成特殊的除暴安良的防身任务。不仅可以有效治服坏人坏事的发生发展,还可以保全自己不受侵害。

3、娱乐审美

随着现代文明的进步,法制社会的健全,靠武力解决问题或者显示能耐的时代已经过去。人们对审美的需要日渐增强。武术由于非常协调的系统动作,敏捷的反应,舒展的架式等诸多审美要素,越来越多的人把武术作为一种艺术搬上舞台,向广大观众展示人体所特有的动作韵律美。

练习武术的注意事项

1、武术是耐力型和力量型的相结合的一项运动,中国武术又讲究以柔克刚,张弛有度,所以武术学习不能使用蛮力或者硬力,这和武术的精髓相违背。

2、武术学习是非常好体能的,父母要注意孩子营养的补充,加强营养。

3、武术学习也是一种相对危险的运动,如果不小心,或者是错误的做法,很容易伤到身体部位,如腰部、背部、踝关节等部位。

4、不懂武术的父母就不要回家里指点孩子的动作,自认为觉得应该要怎样做,教练是专业的武术学习者,应该通从教练的安排,父母不要班门弄斧。

上一篇:儿童拳击,拳击 下一篇:癌症,太极拳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