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养生适宜练太极拳
现在中国的武术健身多以太极拳为主。太极一词源出《周易》。易有太极生两仪,两仪即阴阳,太极之理即阴阳相互对立,相互统一,相互转化之理。传统太极拳又分五个主要流派,即陈式、杨式、孙式、武式、吴式。早在清末,太极拳的保健作用就已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对太极拳健身作用的研究,证明了太极拳对人的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都有良好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体委也一直强调全民健身。一直推崇武术健身项目以太极拳为主。现在体委所编的太极拳套路其内容大多是杨式太极。
杨式太极拳动作姿势舒展,简洁,动作轻柔,缓慢匀速。因此成为大众化的养生健身武术拳种。
2、养生适宜练少林拳
少林五形八法拳具有拳禅一体,内外合一,神形兼备的特点。内容包括:龙、虎、豹、鹤、蛇五种拳型,和内功、意念、外功、拳、腿、擒摔、身步、发声用气等八种功法的锻炼。该拳不仅练艺,而且主张“练身修心”。如龙形拳法,主张以意为先,凝神守中,主练“神”。这对于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有良好作用。虎形拳法,腰实臂沉(头正身直)主练“骨”。有助于调节体形,锻炼腰、腿、肩、背肌肉和促进骨骼生长,尤其对培养青少年的正确姿势,促进正常发育很有益处。豹形拳法发力迅猛,拳势暴烈,主练“力”。可增强劲力,提高灵敏、速度等素质。蛇形拳法柔巧迅疾,主练“气”。不仅能锻炼深长的呼吸,增大肺活量,还可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血管的功能。鹤形拳法稳实轻柔,聚精凝神,主练“精”。可培养人的内在精神,使头脑清醒,精神振奋,有益于提高全身各器官系统的机能。
3、养生适宜练形意拳
形意拳养生效果也很显着。每日左右各站10分钟,动作姿势较到位。3个月之后,身体便会强健。意拳即大成拳的养生、健身效果更为显着。很多年前便开始流行的甩手疗法来源于通背拳……中国武术门派种类繁多,其养生功法自然也数不胜数。只要日久坚持,定有成效。
4、养生适宜练柔道
柔道它强调选手对技巧掌握的娴熟程度,而非力量的对比。是一种以摔法和地面技为主的格斗术,允许使用窒息或扭脱关节等手段来制服对手的项目。通常女生个子都较比男生小,在受到攻击时,直接对抗在力量上是不占优势的,而柔道是将对手的体能和力量为已所用,借力打力,击败对手而获胜的一种武术。它使弱者或体重处于劣势的人能够战胜身体方面占优势的对手。
练武术的好处有很多,它可以促进人体血液循环,能够增强体质,培养一定的素养。在生活中还可以当做防身的本领,遇到敌人袭击时能保护自己和他人。
所谓艺精人胆大,学会武术就不受侮辱,扫除胆小怕事,久之,养成仁义阳刚,堂正为人,锄强扶弱,打抱不平,充满自信乐观的性格特征。
学武术古人有云:“天人合一”,这就是要对练艺合道的真谛有所感知。学武术首先要懂得积累经验,虽知武术的每个姿势、动作,非是练几遍就能学会的,必然经过不断调整中的重复,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中国武术可谓是博大精深,它蕴含着巨大的学问,身体的各个关节、血液流动的微妙变化都蕴含着不同的奥妙。
适量,是指运动的量要达到个体心身最佳适应次数,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
适度,是指运动的度要适合个体心身最佳适应限度,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
愉悦,是指运动时要使个体心身保持轻松、舒畅的整体愉悦状态,不要带着愤怒去做养生运动。如果心情不好,运动前最好在无人的地方呐喊一番,发泄愤怒或忧郁情绪后,带着愉悦心情去运动,这样对健康更有益。心情不好的情况下,切勿做静态运动,即不要在心情不好的情况下练任何静功。
只要遵循“平衡运动”的原则,根据个体自身特点把握好运动的量和度,做到适时、适量、适度、愉悦,运动养生可以说是一种有百利而无一害的绝佳养生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