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时令养生 >> 节气养生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清明撞上三月三避邪流言猛传
2011-05-17阅读:10596 学员编辑 收藏

红布冲喜,“桃”离晦气,由于谐音,在清明节到来前夕,红布和桃罐头开始热销。近日,多位老家东北的年轻人接到家乡亲人的电话,被告知今年三月三与清明撞在一起,不吉利,老家盛传吃桃罐头、枕红布可避邪。专家认为,该传言带有迷信色彩,是对节气和民俗的误解,市民勿信谣言。

桃罐头红布近期销量增加

今年“三月三”恰逢清明节。在东北一些城市流传“枕红布吃桃罐头可避邪”。

昨日,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刘女士接到老家的电话,姥姥告诉她一定要买桃罐头,还要在枕头下放红布避邪。刘女士说:“只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老人是一番好意。”在两广路家乐福,多种罐头货品充足,但桃罐头较少。一名店员称,桃罐头虽然没有抢购现象,但销量比前一段时间多。

昨日傍晚,官园批发市场许多摊位已收摊。一位摊主说,红布最近卖得比以前好,许多商户增加进货量。

东北人称家乡频出此传言

昨晚,多名网友发微博称被家人要求买桃罐头。老家辽宁鞍山的李先生说,由于最近老家盛传吃桃罐头,前几天舅舅来北京时特意带来两瓶桃罐头给他。

李先生说,在他老家,每隔一两年就出现类似的民间流言,进而使某种商品成为“吉祥之物”,一时间十分抢手。“有一年流传姐姐给弟弟买红背心,有一年流传望儿山倒了,母亲必须给儿子买桃罐头保平安”。

市民担心商家借流言牟利

昨晚,家住延庆的王先生致电本报热线称,最近亲友中流行起家长给孩子买红背心、红裤衩及吃桃罐头。昨日,他去县城的超市,买这些的人很多,但超市货源充足。王先生担心有不法商家在扩大谣言传播,从中牟利。

家住天桥的张先生回忆,上世纪九十年代,老百姓中也出现过买桃罐头、扯红布“图个吉利”的传言。“那时流行一次买7瓶桃罐头。当时食品店的桃罐头被一抢而空。”张先生及多位市民表示,这种行为带有迷信色彩,也不排除某些商家借着谣言推销商品。

献上菊花、折千纸鹤、唱歌、朗颂……在清明节即将来临之际,北京多个社区根据自身特点,发起各种文明祭奠活动,居民们共同祭奠已故亲友,表达思念之情。

专家观点:迷信观念引发流言传播

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认为,出现这种现象与一些封建迷信观念有关。这种传言往往容易被一些文化水平较低的中老年相信,并继续传播。

夏学銮说,在现代社会,信息渠道高度发达,这种民间传言很容易借助手机短信等方式快速传播,市民如果没有独立判断的能力,就很容易跟风。媒体应该通过各种信息渠道辟谣,让市民保持信息的通畅,引导百姓不至于跟风。

清明节与三月三不相关

北京史地民俗学会副会长张双林说,清明节与三月三没有任何关系。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虽有折柳、踏青的习俗,但因清明要祭扫先人,所以这个节气也显得比较突出。他说,在老北京传统节日中,三月三要举行蟠桃宫庙会,传说当日是王母娘娘的生日,人们便去往东便门的蟠桃宫赶庙会。

张双林认为,把吃桃罐头与传统节气联系在一起是对传统民俗的误解。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