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改变不良饮食习惯
合理调整饮食结构,控制蛋白质、脂肪、糖分的摄入。有些人担心多吃脂肪会引发高血压、动脉硬化,而相应的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这恰恰为糖尿病的发生提供了调节。
1.2、要增加活动量
运动能提高内分泌系统功能,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抑制肥胖,减轻体重,改善脂肪代谢,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好运转。
1.3、要保持精神愉快
心情舒畅,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冷静对待,妥善处置,切忌情绪急躁、烦恼不安。
1.4、要定期检查身体
进行血糖,尿糖检测,发现糖耐量减低时,要积极加强预防。
1型糖尿病患者需终生胰岛素治疗,约占糖尿病总人数5%。2型糖尿病患者在改善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的基础上,如果血糖仍然未达到控制目标,即可开始口服药物和胰岛素的联合治疗。胰岛素是一种用于长期控制血糖的,强有力的降糖药,注射不会有成瘾和依赖性。肥胖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减肥,长期坚持进行有规律的合适运动。
对于糖尿病患者最根本的就是要合理的控制食欲,可以使减轻B细胞的负荷,有利于血糖水平的控制。糖尿病在临床上多以饮食、运动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不但要通过饮食治疗,控制血糖尽可能接近正常范围,延缓和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还要维持适当的体重,并进行日常工作和生活。因此使糖尿病患者能够主动地配合,自我照顾和管理好饮食,可以更好地提高糖友的生活质量。
糖尿病的饮食控制要求遵循两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一个平衡,三个兼顾”,即平衡饮食,兼顾控制血糖、血脂、血压、体重等,兼顾并发症的防治和兼顾个人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爱好。第二平原则是“避轻就重”,根据糖尿病的病情和并发症的有无和程度,优先控制或解决主要的问题。
1、健身操
身体往上拔,脚掌支撑,脚后跟离地,一上一下地踮脚,同时手臂手掌全力张开,做“抓”的动作,每抓一把,脚底下都随之运动,每次做5分钟,每天早上和晚上都坚持做。
2、太极拳
练习太极拳有助于缓解压力、改善平衡能力和提高身体灵活性。糖友练太极还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
3、间歇式运动
间歇式运动是指在正常运动过程中增加几次强度更高的运动,比如慢跑与快跑结合,散步与快走结合等。研究发现,间歇式运动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改善心血管健康和增强运动毅力。
4、步行
步行速度可因人而异,全身情况较好的轻度肥胖患者可快速步行,每分钟120-150步;不太肥胖者可中速步行,每分钟110-115步;老年体弱或心功能不全者可慢速步行,每分钟90-100步。开始步行,每天半小时,以后逐渐加大到每天一小时,可分早晚两次进行。
5、走跑交替
步行和慢跑交替,常用于体力不足者。步行30秒后跑20秒交替进行,并逐渐缩短步行时间,延长慢跑时间。
1、买食品前看标签
花点时间看一看,了解一下食品的总热量,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等,是保证营养不超标的重要方法,而且行动起来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困难。
2、运动方式
快慢步行、室内运动、床上肢体运动、太极拳;身体较好的可以慢跑、跳绳、骑自行车、游泳、跳韵律操等。运动因人而异。
3、运动频率、时间
每周至少150分钟,如一周运动5天,每天30分钟的有氧运动(强度小、节奏慢、运动后心脏跳动不过快、呼吸平缓的一般运动),一般以晚饭后2小时左右进行比较适宜。
4、勤查血糖
要随时监控血糖是否升高,一般一周应自测一次,如发现血糖突然异常,应立即到医院做全面检查。
5、注意保暖
感冒往往是糖尿病患者病情加重的祸根。由于天气突然变冷,人的交感神经常常会处于兴奋状态,引起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同时抑制胰岛素分泌,使血糖代谢减慢,血糖水平升高。
6、预防感染
呼吸道、皮肤、尿路感染等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由于气温骤降易造成呼吸道粘膜抵抗力下降,皮肤弹性下降等,糖尿病患者比常人更容易发生各类感染。因此,患者应注意皮肤清洁卫生,经常洗澡,如遇皮肤破损、甲沟炎、疖肿、毛囊炎等应及时治疗,同时要坚持早晚及饭后刷牙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