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你知道糖尿病保健知识吗?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目前没有治愈的方法,治疗起来也需要饮食、药物、运动等多方面的配合,日常的起居也非常重要。那么,糖尿病的日常护理要注意什么呢?下面介绍糖尿病保健知识,来看看吧。
糖尿病是一组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病,分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类。前者占绝大多数,有遗传倾向,其基本病理生理为绝对或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升糖素活性增高所引起的代谢紊乱,包括糖、蛋白质、脂肪、水及电解质等,严重时常导致酸碱平衡失常;其特征为高血糖、糖尿、葡萄糖耐量减低及胰岛素释放试验异常。
1、饮食要健康
患者每天都要吃饭,而日常饮食一定要保持健康主和合理。相对来说,糖尿病人不能吃糖是指日常饮食不能直接食用蔗糖和葡萄糖,果糖是可以吃的,果糖的分解不需要胰岛素的参与。但是蜂蜜的主要成分是果糖与葡萄糖,请患者慎食蜂蜜。不暴饮暴食,生活有规律,吃饭要细嚼慢咽,多吃蔬菜,尽可能不在短时间内吃含葡萄糖、蔗糖量大的食品。
2、营养要均衡
每一种食物都有人体需要的营养,在总量控制的情况下,糖友的食物越杂越好,才能保证营养的均衡发展。千万不要为了某种单一功效而偏食。
3、饮水要足量
糖友必须保证每日足够饮水量,不要因为跑厕所的麻烦而不愿意多喝水。为了避免皮肤干燥、瘙痒,女性糖友每日饮水量要不少于1000毫升,男性则不少于2000毫升。
4、吃药要定时
糖尿病不可避免需进行药物治疗,用药要规范,不要随意增减量,掌握好吃饭、吃药时间,应定时、定量、定餐,规律服药,这样才能保证血糖稳定。在治疗过程中,也注意观察降糖药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及时与医生沟通。
5、鞋袜要合适
由于重力作用,下肢静脉回流较之躯干上肢阻力大,若鞋袜过松可致局部静脉瓣负荷量增加,影响静脉回流量及速度;但鞋袜过紧则压迫血管,致使血流阻力加大,对动静脉血流均不利,既不利于血供也不利于代谢产物的排泄。
6、感染要先预防
因糖尿病患者抵抗力差,机体容易感染,公共场所少去,天气变化时; 糖尿病的护理要注意防范,注意口腔卫生,按时清洁口腔。一旦发生发热及上呼吸道感染,要及时治疗,并向医生说明自己有糖尿病病史。
7、血糖要定期监测
经常监测血糖,特别是同一天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可以了解病情,为调整药物剂量提供依据。另外每个月还要测一次体重和尿常规。每个季度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每年测一次血脂、血黏度和眼底,还要检查一下心、肝、肾功能。
8、要观察病情变化
糖尿病的病情一般较平衡,但是也可能会出现一些异常,所以要注意观察。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由于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很多,因此要定时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每日测血压2次,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因高血压可加重视网膜病变。
9、运动要适宜
坚持适当运动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可采取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老年肥胖病人早起床后可轻度活动。注射胰岛素的老年人,应避开高峰时间活动,以免发生低血糖。
10、心理要健康
糖尿病患者要树立信心,认识到该病目前和许多疾病一样,虽不能根治,但并非不治之症,如果控制得当,是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地生活、学习和工作的。
糖尿病人最好每天都要有一定的户外光照活动,有利于抑郁的缓解。建立有效的、积极的宣泄方式,比如一项自己喜欢的体育锻炼,更建议参加一些集体项目,多些与人的交流,这样有利于带来愉快的心情。如果发现患者已经达到了“焦虑症”或“抑郁症”的严重程度,则可在专业的指导下服用抗抑郁剂或抗焦虑药物,配合放松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