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治愈糖尿病的方子之生津和胃饮
鸭梨4只,藕1根,荷梗1段,橘络5g,甘草3g,生姜10g,莲心10个,玄参5g。先将姜、藕、梨去皮捣烂绞汁;荷梗切碎,玄参切片和橘络、莲心、甘草等加水煎汁,去渣,与藕、梨、姜汁和匀饮用,每日数次。
能生津和胃、清热止咳。适用于肺胃阴虚型糖尿病。本方中鸭梨含糖量高,应相应减少主食摄入量。
2、治愈糖尿病的方子之虫草炖龟肉
冬虫夏草30g,龟肉250g,沙参90g,盐5g。龟肉切块,放入沙锅中,放入虫草、沙参和适量水,煮沸,加盐调味,再以文火炖至龟肉酥烂。每日2次食用。
能补益肺肾、养阴润燥。适用于肺肾阴虚型糖尿病,以及体质虚弱、骨蒸咳血等。
3、治愈糖尿病的方子之芡实鸭肉汤
老鸭1只,芡实100g。鸭宰杀,去毛及内脏,洗净,将芡实填入鸭腹内,文火煲2小时,加盐调味,吃鸭肉、芡实,饮汤。每周2~3次。
能滋补肝肾、敛阴生津。适用于肝肾阴虚型糖尿病,对症见口干口渴、腰酸尿频、头昏耳鸣者有良效。
4、治愈糖尿病的方子之猪胰海参蛋
猪胰1具,海参1只(约25g),鸡蛋1只,调料适量。猪胰洗净切片,海参泡发亦切片,共入沙锅中,加水炖烂熟,打入鸡蛋炖熟,加酱油、盐调味,吃海参、猪胰、蛋,饮汤。每日1次,15日为1疗程。
能滋阴补肾、补虚润燥,适宜于肾阴不足型糖尿病。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消渴病的精髓,远至宋代,上、中、下三焦分型论治“消渴”的格局即已形成,并由此产生了“三消”分治的辨治方法。
1、上消
属燥热伤肺,主要证状有烦渴多饮、食不多、口舌干燥、尿频量多,舌赤苔黄,脉洪数。治疗药物有天花粉,重用之,以清热生津止渴;黄连,清心火;麦冬,清心降火止渴;全括蒌,泻火润肺。
2、中消
属胃火,主要证状有多食易饥、口渴多饮、小便多、形体消瘦或大便秘结、苔黄,脉滑实有力,可用白虎汤治之。
3、下消
消肾阴,阴虚火旺,“阴”泛指身体内的体液及津液。主要证状有尿频量多、口干舌燥、腰膝酸软、尿甜浑浊或兼烦躁遗精、失眠、脉细数,可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若肾阳虚,尿频量多、腰膝酸软、尿甜浑浊、怕冷、四肢冷、面色黑消瘦、饮水一斗,小便亦一斗者,可用八味地黄丸治疗。
1、饮食控制
饮食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治疗的效果。孙思邈是世界上最早提出饮食治疗的先驱,他曾提出消渴病患者“慎者有三,一饮食(尤其是酒)、二房室、三咸食及面。”唐王焘还提出了限制米食、肉食及水果等。他们均强调,不节饮食“纵有金丹亦不可救!”
2、必须配合运动
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的选择要适当。应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以不疲劳为度”,“不能强所不能”。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散步、快速行走、健身操、气功、滑冰、游泳等。运动强度过大或活动时间太长引起劳累,会使病情加重。尤其是严重缺乏胰岛素的患者及合并冠心病、肾病者,应该限制活动量。但运动强度太小又起不到治疗作用,特别值得推荐的是要有动作缓、慢、圆的气功,如太极拳等,它具有轻松、自然、舒展和柔和的特点,是糖尿病患者最为适宜的运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