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肿瘤疾病 >> 胃癌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胃平滑肌瘤, 胃肌瘤的治疗
2017-12-27阅读:10988 学员编辑 收藏
一、胃平滑肌瘤的治疗
1. 胃平滑肌瘤的治疗方法
2. 胃平滑肌瘤的治疗偏方
3. 胃平滑肌瘤有什么并发症
二、胃平滑肌瘤如何护理
三、胃平滑肌瘤如何饮食

胃平滑肌瘤的治疗

1、胃平滑肌瘤的治疗方法

对单发的、有蒂的瘤体直径小于2cm者,可经内镜电切除;对多发的、无蒂的、直径大于2cm或有出血、梗阻等症状或内镜活检、细胞学检查疑有恶变者,应予以腹腔镜下或剖腹手术切除。

手术方式可视病变的具体情况而定,对直径小于5cm的胃体、胃窦及胃底平滑肌瘤,若肿瘤界限清楚,瘤体无坏死,瘤体部位胃黏膜无溃疡,腹腔又无转移灶,可行肿瘤局部切除,切缘距肿瘤1cm。位于幽门或贲门部位的平滑肌瘤,当肿瘤直径小于3cm时可行保守的局部切除或连同部分胃壁作楔行切除。

胃平滑肌瘤的治疗

若对于体积较大的平滑肌瘤(直径≥5cm),必须按恶性肿瘤处理,除非能最后病检等方法能肯定它的真正性质。或幽门、贲门部位的肿瘤直径大于3cm,则行远端或近端胃大部切除,手术切缘距肿瘤2~3cm。

2、胃平滑肌瘤的治疗偏方

2.1、症见脘腹胀满疼痛,痛如锥刺,固定不移,舌质紫暗,脉涩。当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治,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药取桃仁、当归、川芎、白芍、生地、蒲黄、丹参、檀香、焦楂各10g,红花、甘草、砂仁各5g,三七粉3g(冲服)。

2.2、吐清水,舌淡苔白,脉细弱。当以温中健脾,和胃散寒为治,方用理中汤加减,药取党参、白术、黄芪、桂枝、木香、沙参各10g,炙甘草、干姜、吴萸、川椒、小茴、砂仁各5g。

2.3、将白术放进洗净的猪肚中,然后加入适当的清水,煮熟后喝汤吃肉,连带白术也一起吃掉。这道偏方能有效养胃驱寒,特别是在冬天时节能预防胃平滑肌瘤并发症的发作,坚持食用此偏方,是治疗胃平滑肌瘤中最有效的偏方之一。

3、胃平滑肌瘤有什么并发症

半数的病例有肿瘤中心性溃疡,加之血循环丰富,故破溃后常易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以黑便多见。少数患者出血量大时可出现呕吐咖啡样物或解红色血便。肿瘤可直接侵犯胃周围组织,常累及大网膜及腹膜后,并经血行转移,多见于肝,其次为肺。淋巴转移不常见。

胃平滑肌瘤的治疗

胃平滑肌瘤如何护理

1、保持精神愉快,乐观。

精神抑郁、低沉,顾虑重重,往往会引起或加重各类胃平滑肌瘤。大家都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当发生争吵或同家人、同事闹别扭时,吃饭是不会香的,并常有腹胀感。这是因为,当发生上述事情时,人的注意力转移,对食物的兴趣下降,各种消化腺分泌减少,胃肠蠕动也相应减少。

2、注意适当的休息、锻炼

生活不规律,工作过于劳累,精神高度紧张,睡眠不足,是慢性胃平滑肌瘤发生的重要原因。每个人可根据自己的工作性质,制定出-份作息时间表,尽可能保持生活规律。

3、自我按摩

是指用手掌在相应穴位的部位揉摩。具体方法为:用手掌或掌根鱼际部在剑突与脐连线之中点(中脘穴)部位作环形按摩,节律中等,轻重适度。每次10-15分钟,每日1-2 次。

胃平滑肌瘤如何饮食

饮食宜淡:饮食宜素淡,少吃肥甘厚味的食物。“胃喜淡薄而畏多谷”,淡味的食品是养胃的,素淡的食品便于人体消化吸收,便于保护胃。

饮食宜缓:主要指细嚼慢咽。饮食缓嚼有益于人者有三:①细嚼则食之精华能滋养五脏。②脾胃易于消化。③不致吞、呛、噎、咳。研究证明,食物入口后必须咀嚼30下再咽下去,就基本上达到了防癌效果。

胃平滑肌瘤的治疗

饮食宜洁:饮食宜清洁,不吃不干净的食物。生吃蔬菜、瓜果要洗净,以防农药、化肥的污染中毒。饮食宜洁包括制作过程、厨师的卫生,储存,及器皿、餐具俱应清洁。

饮食宜软:主要是不吃坚硬食物,不吃难消化的食物,如葵花子、炒花生米等干果以及油炸、筋韧、半熟之物。这些食物如不细细咀嚼,不仅不易消化,甚或刺伤胃络,引起糜烂或出血。

饮食宜温:温的食物对胃是个保护。但是,温的同时忌热烫食物,热烫食物对胃、食道的损害非常大。50℃的热水如连续喝1个月,可造成食道上皮细胞增生。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