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艾滋病的初期,发烧时体温会超过38.3℃。
持续时间<2周,一般来讲,早期艾滋病发烧不会超过两周,也就几天就好转了。很多时候,运动等都会造成短时间内的体温上升,感冒、感染、炎症也会引发较长时间的发烧,但采取措施(或没有措施)的数天内就会恢复正常。在感染艾滋病的初期,有80%至90%的感染者会有发烧症状,并且在采取措施后,仍然会持续4周以上。
高危后持续发烧,是一种危险的信号,但任何时候,我们都无法通过症状来断定一个人是否感染HIV,因此,当你遇到这种情况,应及时进行艾滋病检测,以保护自己和亲友。
窗口期时间一般是2周到3个月的时间。所谓的窗口期是指从高危后感染艾滋病到检测出抗艾滋病抗体的时间,艾滋病窗口期的长短个体有差异,一般2周到3个月,我国目前各疾病控制中心普遍认可的艾滋病窗口期是3个月。在艾滋窗口期虽测不到HIV抗体,但体内已有HIV,因此窗口期同样具有传染性。三个月后的抗艾滋病抗体检测为阴性的,就完全可以排除了感染艾滋病的可能了。
3.1、体重急剧下降
快速减重是HIV感染后常见的问题。除非你积极减肥,否则快速减重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应引起重视。
3.2、淋巴结肿大
表现方式一般体现在耳垂上的下颈部淋巴结,腋窝淋巴结,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重对称性,外表红肿,压痛,可移动,约一厘米直径。特别是宫颈、腋窝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更为明显。淋巴结直径1厘米以上,质地坚实,可活跃,无疼痛。
3.3、腹泻
在人体感染HIV后2-3周40~90%的人会出现窗口期,持续2~3周的症状后,症状消失。在窗口期症状中,37%的人会出现艾滋病窗口期腹泻。腹泻是艾滋病最恼人的症状之一,会导致脱水和电解质失调。
3.4、皮疹
艾滋病窗口期通常会看到一些症状,如皮疹。最常见的艾滋病皮疹是口腔黏膜念珠菌疹,常生于朱色基底上,并蔓延到咽部或食道,造成严重的吞咽困难。
1、一般检查
白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及血小板均可有不同程度减少。尿蛋白常阳性。
2、免疫学检查
T细胞总数降低,CD4+ T细胞减少。CD4/CD8≤1.0。链激酶、植物血凝素等皮试常阴性。免疫球蛋白、β2微球蛋白可升高。
3、血生化检查
可有血清转氨酶升高及肾功能异常等。
4、病毒及特异性抗原和(或)抗体检测
患者血浆、单核细胞和脑脊液可分离出HIV。因操作复杂,主要用于和科研。
ELISA法测血清、尿液、唾液或脑脊液抗HIV可获阳性结果,主要查血清gp24及gp120抗体,其阳性率可达99%。ELISA抗体检测结果须经蛋白印迹(Western blot,WB)检测确认。
抗HIVp24抗原单克隆抗体制备试剂,可以ELISA法测血清p24抗原。采用流式细胞技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血或体液中HIV特异性抗原,对诊断有一定帮助。
1、药物治疗
抗病毒疗法是可以治疗艾滋病的:通过使用抑制HIV逆转录酶(RT)的药物,通过抑制逆转录酶对阻断艾滋病的病毒复制效果比较好的一种药物有:叠氮胸苷双脱氧胞苷。
外用药物也是可以治疗艾滋病的:我们可以在艾滋病患者的患处涂抹药膏,这对治疗艾滋病有着很好的帮助作用,大家不要忽视这种方法。
2、免疫调节剂治疗
干扰素(IFN):α-干扰素(IFN-α)对部分艾滋病病人可略提高CD4+T细胞 40%Kaposis肉瘤患者有瘤体消退;β-干扰素(IFN-β):静脉给药效果与IFN-α类似但皮下注射抗Kaposis肉瘤作用较弱;③γ-干扰素(IFN-γ)提高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活性抗弓形体等条件性感染可能有一定效果。
白细胞介素2(IL-2):提高机体对艾滋病感染细胞的MHC限制的细胞毒性作用亦提高非MHC限制的自然杀伤细胞(NK)及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的活性。
3、心理支持治疗
由于艾滋病有很高的传染性和致死性,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和人群恐惧感,会产生厌恶和憎恨艾滋病人,这将会对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面对身心处于危境的艾滋病患者,给予心理支持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