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活方式的改变不习惯,老干部老工人在职时工作一般都比较繁忙,休息后突然变得闲散起来,似乎自己已经“没有用”了,致使精神上失去依托,有“空虚失落感”。
对环境突变不适应。有部分老同志在职时是领导或负责人员.客观上有一种心理优势,加之社会上有些人“势利眼”,台上台下不一样对待,老干部休息后就很容易产生孤独寂寞感。此外,老人退休后,对家庭持有一种亲和心理。他们并不满足于“有饭吃”“有衣穿”。他们害怕孤独。害怕无人关心过问自己,害怕自己会遭到别人嫌弃;他们在退休后,亲和心理便油然而生,期望与其他家庭成员亲热和睦,期望得到其他家庭成员越来越多的关心、爱护、尊敬和信任。否则,会使部分老人产生不满情绪和晚年孤独感。
更年期生理因素- 56~65岁为生理和性格的更年期—一般来说。大多数人在这个时期都会出现性格上某些方面的变态,只是出现的早晚、持续时间长短、变化的显着与否不同而已。
缺乏社交和兴趣:老年人的心理变化,还与他们的社会交往有关。多方面交往的老年人,在心理上的异常改变不会有多大。只有那些兴趣狭窄的人,由于其活动范围小,常常会感到寂寞和孤独,情绪上容易激动或抑郁,而这些精神状态,对老年人的健康和长寿都是不利的。
中老年人由于退休在家,长期以来的生活习惯被打破,生活中出现了很多空白点,难免会感到空虚、孤单,甚至是被冷落、被抛弃的感觉。
经济及社会地位发生变化,使家庭条件较差的人生活负担加重,思想压力较大,表现为不愉快、伤感、情绪低落等压抑情绪。
机体功能趋于老化的人,易表现出一些身体症状,特别是知道故人已逝,联想到自己,就会特别的恐惧和害怕。
具体表现为烦躁、焦虑、自卑等情绪,这种情况多出现于退休前有一定职务的中老年人,退休后社会地位发生了变化,不像以前一样呼风唤雨,会觉得低人一等,失去了人生的价值,失落、自卑感油然而生。
离退休、病休的老年人多数尚有工作能力和学习要求,骤然间离开工作岗位肯定会产生许多想法。对这样的老年人如不给以工作和学习的机会,自己又不能创造这方面的条件,将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人到老年,会感到孤独,希望得到社会的关心、单位的照顾、子女的孝顺、朋友的往来、老伴的体贴,使他们感到老有所依、老有所靠。
老年人都希望有个和睦的家庭和融洽的环境,不管家庭经济条件如何,只要年轻人尊敬、孝顺老人、家庭和睦,邻里关系融洽,互敬互爱、互帮互助,老年人就会感到温暖和幸福。
老年人容易多疑、多忧、多虑、爱唠叨。他们喜欢别人征求他的意见,愿出谋献计。我们对老年人这些心理特点,要以诚相待,说话切忌转弯抹角。
退休后,许多老年人就天天待在家里.导致长期缺乏与人沟通.易产生孤独、自尊感不强和老而无用的感觉;
心理疾病会诱发或加重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老年痴呆症等众多的老年疾病;
患有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的老人,其致病的主因往往是心理问题;
消极情绪是破坏身体免疫系统的凶手,是导致心身疾病的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