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肝病传播途径
预防肝病应远离各种可能受血液污染的器具。避免不必要的输血、打针、穿耳洞、刺青、和他人共享牙刷、刮胡刀等,以及减少接触可能受到血液污染的器具。
1.2、营养均衡
据不完全统计,现在中年男性有58%的人体重超标,其中28%的人已经有脂肪肝的变化。大量高脂肪、高蛋白饮食摄入,使机体产生大量的热量和脂肪,加上平常缺乏运动,很容易出现心血管和肝脏等主要器官发生异常。因此中老年人应该格外注意营养均衡。
1.3、避免过度劳累
过度的劳累,如繁重的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都使机体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而发病;受寒:这种肝病因能使体内各种化学反应迟缓,抵抗力下降,肝病病毒得到了繁殖的机会;营养不良和疲劳、创伤、精神刺激及药物毒性作用的情况下也是引起乙肝的病因。
1.4、注射疫苗
肝炎疫苗安全性高,预防成功率在90%以上,所以中老年人应积极注射肝炎疫苗。对于平常肝脏不太好的患者,如乙肝、脂肪肝、肝硬化等,讲求预防和治疗同时进行,预防主要是指合理饮食、起居规律、定期复查、适度锻炼
2.1、感染
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高等特点。目前病毒性肝炎主要分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五种,其中甲型和戊型肝炎为急性肝炎,为粪-口途径传播。
2.2、过度劳累
可能破坏机体相对平衡的免疫状况,促使乙肝病毒复制加剧,肝脏负担加重,导致肝病复发。过度劳累的情况有以下几种:长途跋涉、熬夜、精神高度紧张、工作压力过大、情绪波动、暴怒和斗殴以及房事过频等等。
2.3、药物
许多药物和化学毒物都可引起肝脏损伤,发生药物性肝炎或中毒性肝炎。对肝脏的损害程度取决于药物或化学毒物的服用或接触剂量的时间,以及个体素质差异。长期服用或反复接触药物和化学毒物,可导致慢性肝炎,甚至肝硬化。
2.4、环境影响
肝病患者在病情平稳后不久,就改变原有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如出差、旅行等,因生活环境、水土条件变更,造成体内环境紊乱而出现肝功异常。肝病发作的季节各不相同,春、夏两季为肝炎容易发作季节,秋冬季发作者相对较少。
肝炎后肝硬化病人:50%以上的肝硬化病人发生癌变,而且多是病情反复、肝脏功能改善不良、经常出现腹水等合并症的患者。
40岁以上的男性:肝病的发生率男女比为2:1。另外,还有职业特点。农民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有人说,在中国肝病和胃癌是穷出来的病,经济条件差的人易患“肝病”,有一定的道理。
常熬夜的人:熬夜对有些人而言是家常便饭那你就要小心了,晚上11时至凌晨3时是肝脏最佳排毒期,经常熬夜损伤肝脏,造成体内毒素无法及时排出,会引发各种疾病。
长期用药的人:皮质激素、抗结核药,减肥药都易损害肝脏,而孕妇若服用四环素类药物,用药15天即可发生脂肪肝。危害十分严重。
1、肝区不适:在所有肝病症状中,肝区不适和肝区疼痛较具有特异性,出现此类症状时首先怀疑是肝病引起的,应排除外伤因素。偶尔正常人也会出现暂时性肝区疼痛不适,比较少见。
2、肝腹水:肝腹水一般在肝病晚期或病情极为严重时才会出现,如肝硬化出现肝腹水表示已经进入肝硬化晚期。
3、全身表现:身体乏力、容易疲劳是最常见的全身表现。部分肝病患者可伴有不同程度黄疸,表现为尿黄、眼睛黄和皮肤黄,是最具有特异性的肝病症状(小儿生理性黄疸除外)。黄疸过高时出现皮肤瘙痒。
4、消化道表现:这是最常见的肝病症状,大多数肝病都会出现,比如:恶心、厌油腻、食欲差、全身乏力等,可出现呕吐,腹泻,脾肿大等症状。此类症状也可能与慢性肝病引起的肝原性溃疡病,门静脉高压性肠病等有关。
1、影像学检查:肝、胆、脾B超探查。肝脏B超是评估肝硬化程度的参考,与甲胎蛋白的升高程度结合考虑,亦是早期发现肝脏恶性肿瘤的工具。
2、病原学检查:包括两对半检查和HBVDNA。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标志,HBeAg和HBV-DNA阳性是病毒复制活跃的指标。
3、肝功能:例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Y一谷氨酰转肽酶、甲胎蛋白等。通过肝功能检查可以了解肝硬化患者的病情轻重。
4、肝纤四项: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一个阶段,检查肝纤四项对早发现、早治疗肝纤维化,避免肝纤维化发展为肝硬化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