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组以腹痛、腹泻和黏液血便为主要症状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1]。
溃疡性结肠炎可以简要理解为肠壁上的溃疡,类似墙壁的粉刷层坏了,溃疡一般不深,不会引起穿孔、瘘管或狭窄。溃疡性结肠炎最常发生于青壮年期,我国发病高峰年龄为20-49岁,男女性别差异不明显(男女比约为1.0∶1 -1.3∶1)。
克罗恩病为全肠壁的病变,可以比喻为墙体坏了,溃疡很深,容易穿透肠壁引起穿孔、瘘管。克罗恩病常发生于青年期,我国发病高峰年龄为18-35岁,男性略多于女性(男女比约为1.5∶1)
目前来说,炎症性肠病经过治疗可以好转,但是没有办法根治。
目前中医学尚无病名可与其完全对应,但从症状诊断可归属“腹痛”“泄泻”“积聚”“肠痈”“肠癖”等范畴。
本病的发生,多因感受湿热、饮食不节(洁)、劳倦内伤或情志失调引起,病位在肠腑。涉及脾、肝、肾、肺、心等诸脏。
活动期主要病机为湿邪困阻、气滞血瘀,缓解期主要病机为脾胃虚弱、阳气下陷、湿邪留恋。
中医对于治疗炎症性肠病有一定的效果。
中医治疗以清肠化湿、凉血化瘀、敛疡生肌、清热解毒为治则,分期论治、分级治疗以及个体化辨证治疗[4]
西医治疗方面,对炎症性肠病一般强调饮食调理和营养补充,给予高营养少渣饮食。药物方面给予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抑制剂和肠道菌群治疗等[5]。
尽管目前治疗 IBD 患者的药物非常明确,但在 IBD 发展过程中,75% 患者仍会经历复发的过程,而2% ~ 25% 的患者需接受手术治疗,严重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质量。
针灸治疗 IBD 以足阳明胃经和任脉穴位为主。
胃肠不仅在现代解剖结构上与大小肠相通,在中医理论中脏腑通过经络相互联系,“大肠小肠皆属于胃”,胃经又与大肠经同名,故治疗肠腑病优选胃经穴位。
“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任脉行于腹部正中,与多条经脉相通,且与腹腔内部脏腑如脾胃大小肠关系密切,故在 IBD 治疗中有重要作用。
据相关研究分析[7],在临床运用针灸治疗 IBD 时,可选用天枢、足三里、上巨虚、关元、气海、中脘作为基本处方。
天枢(Tiānshū,ST25)
【定位】在上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
【操作】直刺1~1.5寸。
足三里(Zúsānlǐ,ST36)合穴;胃之下合穴
【定位】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操作】直刺1~2寸。强壮保健常用温灸法。
上巨虚(Shànɡjùxū,ST37)大肠之下合穴
【定位】在小腿外侧,犊鼻下6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操作】直刺1~2寸。
关元(Guānyuán,CV4)小肠之募穴
【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上。
【操作】直刺1~1.5寸;多用灸法。孕妇慎用。
气海(Qìhǎi,CV6)
【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1.5寸,前正中线上。
【操作】直刺1~1.5寸;多用灸法。孕妇慎用。
中脘(Zhōnɡwǎn,CV12)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
【定位】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上。
【操作】直刺1~1.5寸。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需要因患者具体情况而异,本文仅对IBD做简要介绍,临床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症状和病候进行治疗方案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