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
李玉贤教授中医临床40余年,选药用方经验独特,以中医药治疗肿瘤每获佳效。今天通过李玉贤教授的一则病案,讲授他治疗肝癌的独特经验,跟随小编一起学习吧。
周某,男,52岁,于2015年1月15日初诊。以“胁腹胀痛反复发作7年,加重伴食少便溏3天”为主诉,就诊于本院李老门诊。
现病史:患者自述有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20余年,7年前因胁腹胀痛住院发现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脾脏肿大,5年前在我院行脾切除术,长期服药治疗,具体用药不详,病情控制稳定。2年前住院复查,B超示:肝内多发实性占位,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考虑转移),右肾实性占位。后经进一步检查,确诊为肝癌伴腹膜后淋巴转移,右肾癌。因经济不支,未行放化疗及手术治疗,故慕名前来就诊,并坚持中药治疗,病情得以控制。3天前无明显诱因,胁腹胀痛加重伴纳谷不馨、食少、大便溏,故来复诊。舌质暗红,苔白腻,苔心剥脱,脉沉弦缓。
查体:腹部膨隆,剑突下及右胁下可触及包块,触诊肝肋下1cm,剑突下2cm。移动性浊音(+),肝区及右肾区叩击痛(+),双下肢轻度水肿。
西医诊断:肝癌伴腹膜后淋巴转移,右肾癌。
中医诊断:肝积。
辨证分型:肝郁脾虚,湿阻毒凝证。
处方:疏肝解毒汤化裁。
组成:柴胡12g,郁金12g,炒白芍15g,青陈皮各9g,当归12g,牡丹皮15g,虎杖15g,炒白术18g,白茯苓30g,半枝莲30g,白花蛇舌草30g,大腹皮30g,醋三棱12g,炙甘草9g,炒鸡内金15g,炒麦芽30g。
用法:7剂,水煎450mL,分早、中、晚3次,餐后半小时温服。另送服鳖甲煎丸,一日两次,每次6g。
2015年1月22日复诊,患者感胁腹胀痛较前减轻,纳增、大便成形,1日2~3次,近2日感乏力,右手拇指酸痛。舌质暗红,苔薄白,苔心剥脱,脉沉弦。前方减白茯苓、大腹皮、虎杖、牡丹皮、郁金,加黄芪60g,党参15g,当归12g,麦冬15g,白芥子9g,猪苓15g,醋莪术12g,继服14剂,水煎服。
2015年2月7日复诊,腹胀较前明显减轻,右手指痛愈,感排尿不畅。前方减当归、青陈皮,加通草9g,地龙12g,木香6g,醋香附9g,浙贝母15g,夏枯草15g,生牡蛎30g(先煎)、玄参15g,继服14剂,水煎服。患者每1~2周来诊1次,坚持长期服中药治疗,至今已存活3年余。
李老认为,治肝癌的治法分两步实施:一是疏肝健脾与解毒散结之法并用;二是根据兼症加减用药,防止临床症状加重和变症出现。其中,疏肝健脾法可以调畅气机的升降出入,有利于水谷精微的转化和气血的化生,防止癌毒传变,这是《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中“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的具体体现;解毒散结法是癌瘤的制衡之法,既能抑制其快速生长扩散,又有可能促其逐渐缩小,促进疾病转归。
针对兼症的治疗,以此患者为例,当胁腹胀痛、纳差、腹水等症加重时,是肝郁脾虚的表象,李老调整方中健脾疏肝用药量的比例,使症状逐渐减轻;当患者出现拇指酸痛时,乃痰湿留注关节所为,李老用理气散结、通络止痛之白芥子,使手指疼痛缓解;当患者出现排尿不畅时,李老配通草、地龙等通络利尿,使症状及时缓解。因此类患者需长期治疗,同一种药物长期使用,是否会加重肝肾毒性或产生耐药性,尚不可知。因此李老在用药中对于同类药物的替代变化使用也十分注重。
(1)疏肝理气药的选择:陈皮配青皮者疏肝破气兼调中燥湿,木香、佛手配醋香附疏肝理气兼和中化痰。
(2)健脾祛湿药的选择:白术具有益气健脾、燥湿利水之功,但生白术偏于燥湿利水,炒白术偏于益气健脾;茯苓偏于健脾渗湿,故李老或生炒白术合用,或炒白术与茯苓合用,以增强二者健脾祛湿的协同作用。
(3)益气扶正养血药物的选择:黄芪配党参相配,益气生津,还有助于利水消肿;黄芪配当归益气生血。两组药物均是李老益气养血、扶正抗邪的常用之品。
(4)解毒散结之品的选择:浙贝母、夏枯草、生牡蛎相配消瘤散结之力强,醋莪术、醋三棱配白花蛇舌草、玄参等能抑制癌瘤生长和扩散。
(5)活血止痛药的选择:半枝莲、虎杖、牡丹皮、郁金等相配能活血止痛、清热解毒,是李老治肝癌胁痛的常用之品。
(6)养阴柔肝之品的选择:肝病日久血亏阴损,或常用利水燥湿之品,有化燥伤阴之势,易引动肝热、肝火等加重病情。如本患者苔心剥脱,即是胃阴不足之征,故李老善用赤白芍合用养血敛阴、凉肝柔肝,以麦冬养阴益胃,以防健脾利水药等化燥伤阴。
(7)软肝散结之品的选择:鳖甲煎丸是李老治疗各类癌症患者的必用之品,治肝癌更是不可缺少,与汤药配合服用,取其渐图缓攻,软坚散结、化瘀消瘤、养阴护肝之用。
总之,癌症患者病情严重复杂,兼症变化多端,必须谨慎辨证,慎重选方用药才能使患者病情得以缓解,这充分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