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受传
汪受传(1946—),男,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首届全国名中医,第四、五、六、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儿科学学科带头人。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0余年,提出儿科调气法、消风法的学术观点,擅长发挥中医药优势与特色治疗鼻鼽、肺炎、哮喘、泄泻、多发性抽动症、癫痫等小儿疾病。
鼻衄,即鼻出血,以鼻窍间歇性或持续性出血为特征,具有突然、反复、来势急的特点,可见于鼻炎、鼻窦炎或鼻外伤引起的鼻黏膜损伤及少数鼻腔异物、鼻腔肿瘤患儿,亦可因急性发热性疾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影响凝血功能的血液系统疾病及营养障碍、维生素缺乏等全身因素导致。
鼻衄是小儿常见症状,多数具有自限性,但若有多次较大量鼻出血或病情反复发作且经现代医学治疗效果欠佳者,采用中医药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
汪受传教授治疗小儿鼻衄经验丰富,认为鼻衄之患总属气血失调,辨证时审查内外两因,虚实相参,将病机概括为“四实三虚”,并经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治疗小儿鼻衄七法,现在和大家分享。
小儿鼻衄之“四实三虚”病机
小儿鼻衄病因包括外感、内伤两方面,外感多为感受六淫之邪,内伤多为素禀阳热体质、饮食失节、情志失常。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无论是外感六淫之邪入里化火,还是脏腑功能失调导致内生火热邪气,皆可使气血上逆,迫血妄行,血不循经,溢于鼻窍,发为鼻衄。
小儿鼻衄发病部位虽在鼻,但外感、内伤均可导致脏腑气血失调,进而引发鼻出血。结合小儿鼻衄临床表现特点和引起脏腑气血失调的病因病机,可将其病机概括为“四实三虚”,即肺经热盛、胃火炽盛、心火亢盛、肝火上炎四种实证病机,气虚、阴虚、阳虚三种虚证病机。
治衄七法
根据“四实三虚”的病机总结出“治衄七法”
实证治以清肺降气、清胃泻火、清心泻火、清肝泻火,以达凉血止血之目的。
虚证治以补脾益气摄血、补肾滋阴清热、温阳益气养血,使脏腑气血调和,达凉血、养血、止血之目的。
针对实证
1
清肺降气
此法用于肺经热盛证,临床多见鼻出血量多、血色鲜红,常伴鼻塞、鼻痒等鼻部症状或咳嗽、发热、便秘等,舌偏红,脉数,指纹紫滞。
治宜清泻肺热,临证自拟泻白止衄汤,组成:桑白皮10 g,地骨皮10 g,旋覆花6 g(包煎),赭石15 g(先煎),生地黄10 g,牡丹皮10 g,白茅根15 g,仙鹤草15 g,辛夷6 g(包煎),牛膝10 g。
方中桑白皮、地骨皮取泻白散之意,清泻肺热;旋覆花、赭石肃降肺气;生地黄、牡丹皮、白茅根、仙鹤草凉血止血,且仙鹤草还兼收敛止血之效;辛夷既能宣肺消风通窍,又可作为引经药,将诸药引至鼻窍;牛膝引热下行,引血归经。诸药共用,使肺热得清,肺气得降,气顺热消,血液得安,鼻衄得愈。
2
清胃泻火
此法用于胃火炽盛证,临床多见鼻出血量大且难以自止,血色深红,常伴口臭、大便秘结等,或兼有牙龈红肿疼痛,舌苔黄厚腻,脉滑数,指纹色紫而深。
治疗宜清胃泻火,自拟清胃止衄汤,组成:生石膏15 g(先煎),升麻6 g,黄连3 g,生地黄10 g,牡丹皮10 g,白茅根15 g,侧柏叶10 g,当归10 g。
该方由清胃散化裁而成,方中生石膏、黄连、升麻清胃泻火,除内燔之火热,其中黄连苦寒有损伤脾胃之弊,儿童用量一般不宜超过3 g,且需中病即止;生地黄、牡丹皮清热凉血,白茅根、侧柏叶凉血止血,当归养血和营散瘀。诸药合用,清热宁血不耗血,凉血不忘散瘀,止血而不留瘀,使鼻衄可止。
3
清心泻火
此法用于心火亢盛证,临床多见鼻出血、色鲜红,常伴口舌生疮、心胸烦热、小便短赤、夜寐不宁等,舌尖红、苔黄,脉数,指纹色紫。
治宜清心泻火,自拟导赤止衄汤,组成:黄芩10 g,黄连3 g,大黄3 g,淡竹叶10 g,生地黄10 g,白茅根15 g,茜草15 g,升麻6 g。
该方由泻心汤合导赤散化裁而成,方中黄芩、黄连泻心火,除邪热;大黄苦寒通降、清热泻火,小剂量大黄还可入血分发挥散瘀止血之效;生地黄、淡竹叶清心除烦;白茅根、茜草凉血止血;升麻引诸药上行至鼻窍兼清热凉血。诸药相配,则火消、热清、血宁,鼻衄可止。此方连续服用一般不宜超过2周,应中病即止,以防过于苦寒伤正。
4
清肝泻火
此法用于肝火上炎证,临床多见鼻出血量多、血色偏暗,常伴口苦、性情急躁、注意力不集中,舌红、苔黄,脉弦数,指纹紫滞而深,且发病多与情绪相关。
治宜清肝泻火以凉血止血。
自拟抑木止衄汤,组成:龙胆3 g,黄芩10 g,焦栀子6 g,车前子10 g(包煎),赭石15 g(先煎),生地黄10 g,白茅根15 g,北柴胡6 g。
该方由龙胆泻肝汤化裁而成,方中龙胆清泻肝火,其较苦寒,儿童用量一般为2~4 g;黄芩、焦栀子清热化湿;车前子引热邪从小便而出;赭石清肝降逆,兼入血分以凉血止血;生地黄、白茅根凉血止血;柴胡疏肝理气,引诸药上行。全方共奏清肝泻火、凉血止衄之功。
针对虚证
1
补脾益气摄血
此法用于气虚证,临床多见鼻出血反复发作、量少、渗渗而出,常伴面色无华、纳差、大便溏薄等,舌苔薄白,脉缓弱,指纹色淡。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小儿脾常不足,脾虚易致正气亏虚,鼻衄气虚证多属脾虚,故治宜补脾益气摄血。
自拟扶土止衄汤,组成:黄芪15 g,党参10 g,麸炒白术10 g,当归10 g,阿胶6 g(烊化),苍术6 g,炒鸡内金6 g,侧柏炭10 g。
该方由归脾汤化裁而成,方中黄芪、党参、麸炒白术补脾益气以摄血;当归、阿胶补血养血;苍术、炒鸡内金健运脾胃;侧柏炭收敛止血。全方补运兼施,补脾益气以统阴血,补血养血助阳气化生,则气血得固,鼻衄自止。
2
补肾滋阴清热
此法用于阴虚证,临床多见鼻出血量少而时出,或伴口干咽燥、手足心热、盗汗等,舌红干燥、苔少或花剥,脉细数或指纹色紫。
肾阴为阴精之根,此证多见肾阴亏虚,阴虚易生虚热,治宜补肾滋阴清热。
自拟滋水止衄汤,组成:知母10 g,黄柏6 g,山萸肉10 g,山药10 g,生地炭10 g,藕节炭10 g,白茅根15 g,仙鹤草15 g。
该方由知柏地黄丸化裁而成,方中知母、黄柏滋阴降火;山萸肉、山药、生地炭滋补肾阴,且生地炭配伍藕节炭可增强凉血止血之功;白茅根、仙鹤草收敛止血。诸药合用,滋肾阴、清虚热,使虚火得降,达凉血止血之目的。
3
温阳益气养血
此法用于阳虚证,病程多较长,乃阳虚失摄致血液溢出络脉所致。症状主要为鼻出血难以骤止,血色暗淡,可伴畏寒肢凉、手足欠温、不思饮食、小便清长、便溏等,舌淡嫩、苔白。
临床观察发现小儿鼻衄以脾阳虚为主,也可见肾阳虚者,但小儿脾胃易补而肾之精气不能快速补养,同时考虑脾阳与肾阳互根互用,故主张以补益后天为主,补脾阳而复阳气。治宜温阳益气养血。
自拟温脾止衄汤,组成:党参10 g,麸炒白术10 g,灶心土10 g (布包先煎),炮姜3 g,熟地黄10 g,阿胶6 g(烊化),生地炭10 g,蒲黄炭10 g。
此方由黄土汤化裁而成,方中党参、麸炒白术、灶心土、炮姜健脾温阳益气;熟地黄、阿胶养血补阴;生地炭、蒲黄炭收敛止血。诸药相配,气血兼顾,补中有行,使气补、阳升、血充,用药温而不燥,达扶正养血止血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