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上腹部疼痛
表现为钝痛、灼痛、胀痛或剧痛,也可表现为仅在饥饿时隐痛不适,进食可缓解,也有患者常出现午夜胃痛,并会痛醒。
1.2、泛酸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反复将大量不含有食物的酸性胃液反流上来。
1.3、体重变化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由于频繁进食以缓解疼痛,体重就会增加,然而发生慢性十二指肠梗阻时,体重则会减轻。
1.4、结肠症状
不少患者伴有肠易激综合征。这些患者可表现为便秘和左下腹痛。疼痛呈持续性或绞痛性,排便后会缓解。
2.1、腹痛
当溃疡发生在胃体部的时候往往在上腹部中线的左侧或者是左上腹部会出现疼痛。如果溃疡发生在胃小弯高位,贲门或者是胃底部,那么患者的疼痛一般会发生在前胸的坐下方。如果胃溃疡向后把胰腺穿透时或者是溃疡发生在后壁,那么患者会有后背疼痛的症状。
2.2、体重下降
有很多的胃溃疡患者自己都能够感觉出自身的体重减轻了,这是因为胃溃疡患者摄入的热量减少而导致的。胃溃疡病人自己会发现一点,就是疼痛会在进食后容易发生,而不进食就没有疼痛,所以很多患者为了减少自身的疼痛,宁愿去挨饿,饮食减少。
2.3、出血
出血是胃溃疡患者最常见的病症。出血可表现胃大便像柏油样,也可伴有呕血现象,大出血时甚至会出血暗红色血便。
2.4、恶心、呕吐
恶心、呕吐多反映溃疡具有较高活动程度。胃溃疡患者呕吐后会有轻松感,经常发生于清晨,由于呕吐物中含有隔夜的食物,属于患者经常会感觉到有酸馊的气味。
2.5、嗳酸、烧心
嗳酸在胃溃疡的症状中属于比较多见的,特别是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烧心,则实质上是胃灼热感,患者经常在心窝部或者剑突部感觉到疼痛。
所谓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并非同一疾病,两者在病因及发病机制上有明显区别。但是它们在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方面又有许多共同之处,所以统称为消化性溃疡。
一般认为消化性溃疡是多因素病因造成的,其中包括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袭;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的运动异常;精神及饮食等等,但是总的说来,不外乎胃黏膜的防御机制和对胃黏膜的侵害因素之间的平衡遭到损害所致。不过,两者有一定的辨别办法: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常在两餐之间和夜间出现,进食后疼痛可明显好转。而胃溃疡的疼痛多在饭后半小时到1小时左右出现。
消化性溃疡容易引起诸如消化道出血、穿孔、幽门梗阻以及癌变等并发症,及早进行正规、正确治疗尤为重要。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预防复发和避免出现并发症。
1、必须坚持长期服药
切不可症状稍有好转,便骤然停药,也不可朝三暮四,服用某种药物刚过几天,见病状未改善,又换另一种药。一般来说,一个疗程要服药4~6周,疼痛缓解后还得巩固治疗 l~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2、避免精神紧张
胃溃疡是一种典型的心身疾病,心理因素对胃溃疡影响很大。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过分忧虑对大脑皮层产生不良的刺激。
3、讲究生活规律
胃溃疡病人生活要有一定规律,不可过分疲劳,劳累过度不但会影响食物的消化,还会妨碍溃疡的愈合。
4、注意饮食卫生
不注意饮食卫生、偏食、姚食、饥饱失度或过量进食冷饮冷食,嗜好辣椒、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均可导致胃肠消化功能紊乱,不利于溃疡的愈合。
5、避免服用对胃粘膜有损害的药物
有些药物,如阿司匹林、地塞米松、强的松、消炎痛等,对胃粘膜有刺激作用,可加重胃溃疡的病情,应尽量避免使用。
1、南瓜
其所含的丰富果胶,可保护胃部免受刺激,减少溃疡。可用南瓜煮粥或汤,滋养肠胃。
2、甘蓝
甘蓝性平味甘,无毒,入胃、肾二经。甘蓝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最佳蔬菜之一,也被誉为天然“胃菜”。其所含的营养物质,不仅能抗胃溃疡、保护并修复胃黏膜。
3、红薯
《纲目拾遗》记载:“红薯能补中,暖胃,肥五脏。”天寒食用,正气养胃,化食去积,兼可清肠减肥。
4、蜂蜜
喝蜂蜜对胃有好处,蜂蜜有补脾胃、润肠、润肺、解毒等功效。它含有葡萄糖、果糖、有机酸、酵母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能对胃粘膜的溃疡面起到保护作用。
5、鸡蛋
蛋黄含有大量卵磷脂和脑磷脂对胃粘膜有很强的保护作用。
6、大枣
大枣有补脾益胃的功能,常吃大枣或用大枣、糯米做成的粥,对胃溃疡有一定防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