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结肠癌术后检查什么
CT检查:对于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术后一年采用CT检查是非常必要的,它发现的复发转移病例优于通过症状发现的转移病例。同时,患者在术后3年内应每年进行一次胸腹和盆腔CT检查,因为大部分病灶的复发转移发生于腹腔内,而可切除的复发转移却多位于胸部。
内镜检查:它是结直肠癌术后随诊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果患者术后第一次肠镜检查已完全看清了结肠的情况,其下次结肠镜检查可在第3年进行,如果患者一切正常,可每5年做一次检查。但对于未进行盆腔放疗的直肠癌患者,术后每6个月要做一次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这样有助于对局部复发病灶的发现。
CEA(血肿瘤指标)检查:这是一种无创检查,它可通过血液检测出患者术后体内癌细胞发展变化情况。患者术后2年内每3个月应做一次CEA检查,3~5年内每6个月检查一次。但患者在进行醛氢叶酸化疗时不能做此检查,因为使用醛氢叶酸引起CEA水平升高而被误导。但对于直肠癌肺转移和肝转移时,通常不会引起CEA水平升高。
2、结肠癌的病因
结肠癌发病的主要与高脂肪和低纤维素饮食有关。结肠的慢性炎症使肠癌的发生率比一般人群高。有结肠息肉者,结肠癌发生率是无结肠息肉者的5倍。家族性多发性肠息肉瘤,癌变的发生率更高。遗传因素可能也参与结肠癌的发病。
3、结肠癌临床表现
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中晚期可表现为腹胀、消化不良,而后出现排便习惯改变,腹痛,黏液便或黏血便。肿瘤溃烂、失血、毒素吸收后,常出现贫血、低热、乏力、消瘦、下肢水肿等症状。如出现腹胀、腹痛、便秘或不能排便,体检见腹部膨隆、肠型、局部有压痛,听诊闻及肠鸣音,提示可能出现不全性或完全性肠梗阻。若肿瘤与网膜、周围组织浸润粘连,形成不规则包块。晚期可出现黄疸、腹腔积液、水肿等肝、肺转移征象,恶病质,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等肿瘤远处扩散转移的表现。
1、解大便要专心
解大便不能一心二用,其实它要求人们专心致志,不要同时跟其他的事情。有不少人喜欢把报纸杂志一起带入厕所中,甚至有些年轻人喜欢边玩手机游戏边解大便。这些习惯会使得排便的时间增长,会导致排便反射的减弱,长久下去会导致肛门括约肌有所松弛,排便难度加大。
2、有便及时排
便意,是由于直肠的神经受到肠腔内粪便的刺激,继而向大脑产生排便感觉。如果条件允许应该及时解决问题,如果长久抑制这种便意会使得这个排便信号弱化甚至失灵,所以最好养成每天定时的排便的习惯。
3、排便不能“强攻”
有些人会急于完成任务,打算用猛力去解决问题但结果由于由于粪便极速通过肠腔,导致肛门括约肌受压力过大,造成肠腔裂伤。
对于肠癌患者,非常适合的是适度的耐力运动,如骑自行车、游泳、徒步及北欧式健走。不推荐网球、高尔夫和其他球类运动,因为这些运动要求很强的躯体旋转,不是协调性的制动运动。在交叉臂力器上,可以在脊柱或关节无负荷的情况下,很好地强健心血管系统和整体肌肉组织。
这种器械的另一个优点是可以在家或健身中心进行训练,而且可以随时去上厕所。这一点对于户外运动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很多患者有腹泻或排便较频繁的症状,所以要注意,附近都必须有厕所。此外,在一天内充足、均匀地分次喝水,对于所有的肠癌患者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作为耐力训练的补充,还需要小心地强健腹部肌肉组织,将这种训练与背部锻炼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