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运动养生 >> 减肥塑身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感冒,有氧运动
2016-11-04阅读:9434 学员编辑 收藏
一、感冒可以做有氧运动吗
二、感冒不能吃什么
三、预防感冒的方法

感冒可以做有氧运动吗

1、感冒可以做有氧运动吗

美国运动医学会指出,运动有益于缓解感冒症状。

研究表明,适度运动可以将感冒症状天数缩减一半。然而,这也不是对每个人都奏效,但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方法来判断——脖子法则。如果感冒症状出现在脖子以上,如鼻塞、喉咙痒、头痛,可以进行适量的慢跑、快走,或者力量训练,一旦出现发烧、胸闷、四肢无力,就应该停止运动,好好休息。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头疼伴随全身发冷酸疼,可能是发烧的前期症状,这时就不要再运动了。

感冒的人开始锻炼时,强度应该减半,如果5—10分钟后,感冒症状有所缓解,那么可以逐步增加强度,但不要超过平时运动量的80%—90%。通过“脖子法则”可以测试是否能继续运动。但运动时,如脖子以上症状比较严重,还是应该停止锻炼,否则就会适得其反,使感冒期限更长。

感冒可以做有氧运动吗

2、感冒后做什么运动最好

可以散步、慢跑、瑜伽、跳舞。感冒时往往浑身乏力懒得动。20分钟的步行即可起到锻炼的作用,同时,散步还有利于深呼吸,缓解鼻塞。美国马里兰州家庭医生、骨科专家安德里·胡尔斯博士表示,轻度感冒时慢跑是一种“天然解充血剂”,可以使大脑更清醒。需要提醒的是,感冒期间人体正竭力抗炎,慢跑切勿过量。瑜伽有助于提高免疫力,轻微的拉伸动作有助于缓解感冒导致的肌肉酸痛和鼻窦炎等。研究发现,听50分钟舞蹈音乐就能提高战胜感冒的抗体水平,增强免疫力。边做家务边跟着音乐扭动身体即可。

3、感冒后不可以做什么运动

常规运动有助于保持健康,但运动强度过高则会适得其反。因此,快感冒时、感冒期间以及感冒快好时,都不宜进行长跑等高强度运动。感冒会让人体力大减,加之感冒期间睡眠大受影响,若强行做举重等力量训练,很容易造成肌肉组织受伤。举重还会增加鼻窦压力,加重头痛症状。进行篮球等集体运动时,人与人直接接触的机会变多,会增加感冒病菌传播及交叉感染的危险。同样,感冒期间最好远离人口密集的地方,包括健身房。感冒时如果在大冷天进行户外运动,干冷空气会刺激呼吸道,导致流鼻涕、咳嗽或类似哮喘的症状加重。

感冒可以做有氧运动吗

感冒不能吃什么

1、烧烤煎炸食品:烧烤、煎炸食品,诸如煎土司、炸猪肉排、烤肉等,虽气香味美,但不易消化,使痊愈耽误,倒霉疾病早日病愈。

2、辛辣食品:辣椒、芥末等辛热食品助火生痰,使痰变浓厚,不易咳出,使头痛、鼻塞加重。

3、甜腻食品:甘味甜腻食品故障脾胃正常运化,痰湿滋生,加重咳嗽、咳痰之症。故孕妇伤风患者不相宜食甜点心、蛋糕、糯米糕点。

4、冷冻食品:风寒孕妇伤风忌食生冷瓜果及冷饮。

5、刺激性调味品:咖喱粉、胡椒粉、鲜辣粉都具有凶猛的刺激性,对呼吸道粘膜倒霉,使之干燥、痉挛,引起鼻塞、呛咳等症,加重病人的症状。故孕妇伤风患者,不宜食之。

预防感冒的方法

1、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是人体疾病的最好“预防者和医生”。适量的锻炼能促进人体的内循环和内分泌,使人体脏器的各项机能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表现为血液中白细胞介素增多,进而增强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消灭入侵病原微生物,从而有效地提高人体自身免疫力。

建议选择比较温和的项目,如散步、骑车、慢跑、舞蹈、太极拳、气功等,而像马拉松这些高强度的运动不仅不能增强免疫力,反可削弱免疫功能。

感冒可以做有氧运动吗

2、注意饮食合理

人体免疫力大多取决于遗传基因,但免疫系统活力的保持主要靠食物。有些食物的成分能协助刺激免疫系统,增强人体免疫能力。

食用适量的蛋白质、维生素E、维生素C、胡萝卜素、维生素B、锌、硒、钙、镁等物质可增加人体免疫细胞的数量,而缺乏这些营养物质,会严重影响身体的免疫系统机能。只要按时吃饭,不挑食,注意荤素结合、粗细粮结合,就能够满足人体正常的营养需要。过度依赖各种营养素,会对人体免疫力造成不良影响。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