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从中国历史渊源上看,道家静气功的精、气、神概念乃发端于先秦哲学与医学。但又赋予其独特的内涵。一、古代不同学说对精、气、神的注……
从中国历史渊源上看,道家静气功的精、气、神概念乃发端于先秦哲学与医学。但又赋予其独特的内涵。
一、古代不同学说对精、气、神的注解。
1.《周易》的气凝聚,气魂游散说。
《周易•系辞上》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意思是说,精致的气凝聚而成物形,气魂游散而造成变化,考察物形的变化,这就能够知晓“鬼神”的真实状态。
2.古典哲学的心志说。
在上古哲学中,不仅有“精气”的概念,而且有“精神”的概念,《庄子•列御寇》在描述“至人”的生活状态时即使用了“精神”的术语。在《庄子》中,“精神”指的是人的“心志”。
3.传统医学的精气与精神说。
古典战国以来的医家既使用“精气”概念,也使用“精神”概念。如《黄帝素问•生气通天论》即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这里所谓“阴”指的是蕴藏“精气”的脏腑,而“阳”指的是保卫脏腑的外围组织。在《素问》看来,脏腑必须平和,而外围组织则应坚固而不泄漏。如果脏腑与外围组织不能配合,则精气就耗散不能生存了。
二、道家静气功的精、气、神独特内涵。
中国传统哲学与医学的“精神”与“精气”概念被道教所吸收,并且重组而成“精气神”。道家称精、气、神为人的“三宝”。
“精”,指的是构成人体生命组织的精华,这种精华可以从先天与后天两个层面来理解:
---“先天之精”:是与生俱来的,所以又叫做“元精”,它是本原性的精华。
---“后天之精”:指的是人在性交时所射出的精液。
“气”,也有先天与后天的区分:
---“先天之气”:是人体原发性的“气”,故而有“元气”之称,它体现了先天原火的推动,所以,写作“炁”。从字形上看,“炁”字底下四点,表示火在下燃烧,这种“火”是生命的原动力。
---“后天之气”:指的是呼吸之气,也就是宇宙空间外在之气,对于人的生存来说,呼吸之气也是必不可少的,但这必须通过“神火”的温养才能成为静气功修炼的能源。
在静气功中,“神”也有先天与后天之别:
---“后天之神”:指的是“识神”,它的作用是认知与分别,这种“识神”对于学习知识是有用的,老子《道德经》称“为学日益”,讲的就是如何通过“识神”的作用来增加知识。
---“先天之神”:但就静气功修炼来讲,必须靠“先天之神”的观照。这种“先天之神”又叫做“元神”,它是人本来的自我慧光,元神之观照,是一个减损识神的过程,老子《道德经》称“为道日损”,就是排除识神的干扰,从而进入无为的直觉状态。这样,元神观照,而“后天之气”转换为“先天之气”,于是元精培补,生命焕发出恒久的青春。
精、气、神本是道家哲学中的概念,是指形成宇宙万物的原始物质,含有元素的意思。中医认为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
在道家养生学说:“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神、气、精。”所以保养精、气、神是健身、抗衰老的主要原则,尤其是当精、气、神逐渐衰退变化,人已步入老年的时候就更应该珍惜此“三宝”,古人对这点非常重视。
苟子认为:“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这里说明两个意思:一个是说要注意精、气、神的物质补充:二是强调不可滥耗“三宝”。
武当师行功夫馆撰稿
2011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