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书法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养生之道。书法能养神,养神能练意,有效地减少或避免心理对于生理的干扰。练习书法,形神共养,使书家形神一体,心身统一,从而健康长寿……
清净之笔养清静之心
——浅析中国书法与养生的关系
养生,在我国最早见于《庄子。内篇》。 “ 养 ” ,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而 “ 生 ” ,即生命、生存、生长之义。由此可见, “ 养生 ” 的目的就是尽量延长生命时限,尽力提升生活质量。 如果说养生是中医的特长所在,那么养心便是中医养生的核心,而调气则是这个核心当中的核心。而实际上, “ 气 ” 也是最适合用来表述中医精髓的一个词汇。
书法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养生之道。书法能养神,养神能练意,有效地减少或避免心理对于生理的干扰。练习书法,形神共养,使书家形神一体,心身统一,从而健康长寿。书法体现了形神共养的统一性。 “ 形为神之宅 ” 。形体的养护在于动,动以养形。清代养生家曹庭栋主张: “ 养静为摄生首务 ” 。静以养神,养神则保形。习书法时全神贯注,人的思想纯静、恬淡、少欲,心神不被外界事物所扰动,在追名逐利的风潮面前,甘于清贫,恪守寂寞,使体内阴阳平衡,保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状态,延缓细胞的分裂周期。 在书写之时,心静手动,形神合一,心不外驰,专心致志,通过内外的协调作用,使血脉、气路、经络均得到疏通,从而起到消除疲劳的作用。 一个人要长寿,首先要有健康的躯体,而躯体的健康取决于良好的修养和心态,并做到用心、恒心、耐心、信心和专心,方能健康长寿。因为修身养性是长寿的原动力。
古语有云:“善养生者养心,不善养生者养形。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 弘一大师 也 曾经在与一位友人谈及书法的 时候说过, “ 朽人之字所能表示者,平淡,恬静,冲逸之致也 ” (林子清著《弘一大师新谱》)。所谓平淡、恬静、冲逸之致,这是书家表现在书法上的一种意境。但这种意境却往往与书家的心性修养,与书家淡泊、宁静、虚和的内在气质息息相关。毋庸置疑,这也是一种美,是心灵世界中的内在之美。 书法学习的过程中 应该注重 “ 静 ” 的 体悟 ,慢慢矫正愈来愈多的躁动不安的心态。只有培养出美好的心境气质,才能心手相应, 创作 出美妙的书法作品 。
《重阳真人授丹阳二十四诀》讲:“内清静者,心不杂念,外清静者,诸尘不染著。” 书法训练除了传承 中国 文化瑰宝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调息调气,修身养性。 周星莲在《临池管见》中指出: “ 静坐作书数十字或数百字,便觉矜躁俱平,若行、草,任意挥洒,至痛快淋漓之候,又觉灵心焕发。 ” 他这里所说的 “ 气 ” 主要是指精神气、灵气,本就兼含精神与物质,能使生理机能调畅,手、腕、臂、身谐调,使呼吸、血液循环、脑神谐调,整个运动过程都在生理、精神谐调一致中进行。
人们常说的气脉、气血、气息,抑或精、气、神,都是人体生命赖以续存的保障机能。就是把气息调养到极其精微、极其美妙的状态上来。明代儒学家陈白沙(字献章)曾在一首诗中言道: “ 时时心气要调停,心气功夫一体成。莫道求心不求气,须教心气两和平(淸 · 黄宗羲《明儒学案》)。 ” 此诗不但指 出了心与气调控的重要性,而且说出了心气调停在于心 的 平和 ,以及 书法 学习 的一个 重要任务与目标。 书法从每一点画内在精微的运笔,到点画本身、结字、布置等,其间轻重快慢的讲究,行笔的起伏、放收,运笔情绪的高潮与低潮;力度上的强与弱,刚与柔;速度上的缓与急,断与续;感情上的紧张与松弛;结体上的复杂与单纯,密集与简练;疏密、虚实、欹侧、聚散、呼应,深浅离合,阴阳义理,到处都充满着万事物理的阴阳互转、得失相倚、中和共存的变化统一规律,合于宇宙生命的物理事由,合于易道、老庄和儒家思想,隐含着先民思维方式的秘密 。
医学专家和心理学家经统计研究得出:可使人长寿的二十种职业中,书法名列榜首。还在唐杜甫慨叹人生七十古来稀时,欧阳询就活了 83 岁,虞世南 81 岁,颜真卿被害时 77 岁,柳公权 88 岁。智永 “ 年故百岁乃终 ” 。考察自秦至清的 162 位知名书法家,生卒可考的 133 人中,最高年龄 93 岁,最低年龄 36 岁。其中高龄人 (80 岁 以上 )24 人;中龄人 (70—79 岁 )35 人;低龄人 (60—69 岁 )54 人; 50 岁以下 16 人, 4 人被杀。 133 人的平均寿命为 65 . 7 岁。而根据史料记载平均寿命:西周、秦汉时为 20 岁,唐代 27 岁,宋代 30 岁,清代 33 岁,解放前为 35 岁。两相比较,悬殊极大。按 65 岁以上为长寿人口的划分, 133 人中属长寿人口者有 79 人,占 57 . 2 %。这在古代经济尚不发达、医学还很落后的时 代 书法家有如此高的寿限是极其不易的。这样的事实表明, 书 法与长寿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
古人早已论说: “ 书者,抒也,散也。抒胸中气,散心中郁也。故书家每得以无疾而寿。 ” 清代 周星莲说: “ 作书能养气,亦能助气。 ” 医家黄匡说: “ 学书用于养心愈疾,君子乐之。 ” 欧阳修《试笔》坦言: “ 自少所喜事多矣。中年以来,渐已废去,或厌而不为,或好之来厌,力有不能而止者。其愈久益深而尤不厌者,书也。 ” “ 苏子美尝言:明窗净几,笔砚纸墨,皆极精良,亦自是人生一乐。然能得此乐者甚稀 …… 余晚知此趣,恨字体不工,不能到古人佳处。若以为乐,则自是有余。 ” 陆游称他看到林逋书法时说: “ 君复(林逋之字)书法高胜绝人,予见之,方病不药而愈,方饥不食而饱。 ” 习书时脑体并用,动静相适,调息养气,调节情绪,优化心境,让人身心愉悦,志气平和,既自娱又养生。
庄子教人体验虚静的自然 — ---- 一种人内在的心灵的自然,而非外在的环境的自然。人通过 “ 心斋 ” 、 “ 坐忘 ” 的体验, “ 致虚极,守静笃 ” 、 “ 同于大通 ” ,进而摆脱 “ 物役 ” ,获得心灵的自由。用心灵的自然,去寻找、发现人自身以外的宇宙的自然,达到 “ 以 人 合天 ” 的逍遥游境界。而临池正能引导人逐渐地获得这种心灵自由的超升境界。因此,虞世南说: “ 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 …… 然则字虽有质,迹本无为,禀阴阳动静,体万物以成形,达性通变,其常不主。故知书道玄妙,必资神遇,不可以力求也。机巧必须心悟,不可以目取也 …… 学者心悟于至道,则书 者 于无为。 ” 临池过程中,通过各种精微的运动变化,集中书写者的注意力,逐渐地引导人内省,弃功利,去名誉,忘形体,澄怀屏虑,心志专一,摒除耳目心思,进行心理直观体验,进入一种心灵的无念的虚静状态。那时的挥毫,已非手运,而是心运。那是一种混沌状态,一切是无,一切又仿佛是有,有与无,已无任何可以捉摸把握的形态,澄澈而空明。这里的心、手、笔的动,是吻合于自然的动,是以心灵的自然去合物的自然;这里的心境,洞透宇宙万物的本质;这里的书写活动,不仅是人的本能的自然活动,而更应是人精神升华、知识灵化了的自然律动。人至虚静,那顿现的 是 自我真 实 也就与宇宙之心融为一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