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老频道 >> 老人护理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老人痴呆,如何预防痴呆
2016-12-22阅读:9658 学员编辑 收藏
一、老人痴呆是怎么引起的
二、老年痴呆的三个阶段
三、如何检查老年痴呆

老人痴呆是怎么引起的

1、老年痴呆的发病因素

1.1、脑血管病:最常见的有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是由于一系列多次的轻微脑缺血发作,多次积累造成脑实质性梗死所引起。此外,还有皮质下血管性痴呆、急性发作性脑血管性痴呆,可以在一系列脑出血、脑栓塞引起的脑卒中之后迅速发展成痴呆,少数也可由一次大面积的脑梗死引起。

1.2、脑变性疾病:脑变性疾病引起的痴呆有许多种,最为多见的是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在老年前期发病的又叫做早老性痴呆。其发病缓慢,为逐渐进展的进行性痴呆。

1.3、遗传因素:国内外许多研究都证明,老年痴呆患者的后代有更多机会患上此病。但是,其遗传方式目前仍不清楚。有人认为是显性基因遗传;有人则认为是隐性基因遗传;也有人认为是多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且遗传作用可受环境因素和遗传因子的突变所制约,以致中断其遗传作用。

老人痴呆是怎么引起的

2、如何预防老年痴呆

2.1、多动脑筋

一些老人机到了退休时间后,就不想要做任何动脑子和要消耗体力的运动,这些做法是不对的。人的脑子就像一台机器,机器运行久了就会越用越顺,而长时间不用就会生锈,想要用的时候已经运行不起来。老人家在晚年时光也要多寻求自己爱好,比如说打打麻将、写写书法、下下象棋、看看报纸都是一些非常好的用脑运动。

2.2、多动动手

老人家在家里可以适当的做些家务,比如说洗碗筷、扫地、晾衣服等。这些活动都可以活动到手指,中医上认为手指上分布的筋络特别多,通过物体的刺激可增加人体的血气,使人体的血液循环加快,从而增加大脑的摄氧量,使大脑充满活力。

2.3、多多说话

老人家应该多和家人、朋友、邻居多多沟通交流。这样除了可以联系感情之外,谈话间还可锻炼到大脑的反应能力和语言协调能力。经科学研究,不与人交流的老人会出现面部呆滞,动作协调性差的现象,另外,还会导致人体气血不畅,大脑呆滞。

3、老年痴呆的注意事项

3.1、老年痴呆与饮食有着很密切关系:研究发现牛奶、鸡蛋、鱼、肉、动物肝脏等优质蛋白食品对大脑机能有强化作用,大量的蔬菜、水果及豆制品可补充维生素B、C、E,防止营养不足引起的智能障碍。

3.2、忌精神刺激、喜怒无常、惊恐思虑等:人到老年之后,气血亏虚、营卫不调,五脏六腑功能日益衰退,如在这个自然衰老过程中受到外界的不良精神刺激后,容易发生老年性痴呆。

3.2、忌缺乏适当体力活动及脑力劳动:调查显示长寿老人均坚持一定量的体力与脑力活动,这种持久且适量的活动,不但能促进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且能加强神经系统的活动,提高调节能力,这样有利于防止或延缓智力衰退。

老年痴呆的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1~3年)

为轻度痴呆期。表现为记忆减退,对近事遗忘突出;判断能力下降,病人不能对事件进行分析、思考、判断,难以处理复杂的问题。

老人痴呆是怎么引起的

2、第二阶段(2~10年)

为中度痴呆期。表现为远近记忆严重受损,简单结构的视空间能力下降,时间、地点定向障碍;在处理问题、辨别事物的相似点和差异点方面有严重损害。

3、第三阶段(8~12年)

为重度痴呆期。患者已经完全依赖照护者,严重记忆力丧失,仅存片段的记忆;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呈现缄默、肢体僵直,查体可见锥体束征阳性,有强握、摸索和吸吮等原始反射。

如何检查老年痴呆

1、影像学检查,CT可见脑萎缩、脑室扩大、脑梗死,可为痴呆的性质和类型提供依据。MRI检查显示双侧颞叶、海马萎缩为提供了强烈依据,近年来已用于临床的功能 MRI。PET根据葡萄糖代谢和脑血流分布等原理,应用18F-FDG所示的图像可见顶叶、颞叶和额叶。

老人痴呆是怎么引起的

2、电生理检查如脑电图、负相关诱发电位分析。

3、神经心理测验,常用的工具有韦氏成人智力量表、韦氏记忆量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